丹尼尔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8章 竞选?,王牌好莱坞,丹尼尔秦,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最快更新王牌好莱坞最新章节!
一秒记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7月7日,《坏老师》北美票房正式突破1亿美金,全球突破1.5亿。而在此前两天的5日,《歌舞青春》上映第7天,在迎来第二个周末之前,也突破1亿大关,毫无疑问地拿下首周票房榜冠军——将《超人归来》的8400万彻底压在第二名。
《歌舞青春》的狂热旋风在各媒体上同样备受瞩目。
“歌舞片的复兴”
“青春校园题材成下一个热门”
“《歌舞青春》有望突破2亿票房——创下同类影片的最高票房纪录”
“复兴?还是独一无二的疯狂?”
种种解读、分析,对市场的,对艺术的,对题材的,对制片厂的……但凡能够找到新闻点的方面,都被各大报纸、周刊、互联网媒体发掘出来。观众对这些铺天盖地的报导竟然也相当买账,他们似乎渴望了解关于这部电影的一切信息。
丹尼尔.桑德勒的个人专访邀约,则成为各大媒体公司角逐的“普利策奖”——这个时候谁能拿到丹尼尔专访,就像是有了这个热点话题的“官方许可”一样,公众们会下意识认为通过这家媒体发布的消息更具可信度,这对于营造一家媒体的公信力的作用是自然而然的,通常来说,一家媒体建立自己的声誉,都是通过各种社会大事——就好比《华盛顿邮报》因为“水门事件”一举成名,《新闻周刊》则通过报道美军在关塔那摩亵渎《古兰经》,而走上风头浪尖。
当《歌舞青春》已经成为现象级的作品,媒体视作将之当成一个新的成名时刻,也并不让人意外。
考虑到《歌舞青春》的票房目前还不如《社交网络》《宿醉》《谍影重重》《加勒比海盗》,更远远比不上《希腊婚礼》,所以它引发的关注狂潮还是相当让人意外——但评论家认为这并不出奇,首先《歌舞青春》的影响力,应当是从3月份的“歌舞青春杯”开始举办就已经开始积聚,随着米高梅和DD的病毒式宣传。以及舆论参与度最高的年轻人群体加入进来——这才造就了此时此刻的场面。更何况,相对于奇幻大片、R级片,青春歌舞片本身就更加容易引发讨论、参与和关注——它尤其适应社交时代,数以千计的展现人群。以及数以百万计的关注人群,都在为这股热潮填装加瓦。
不过,丹尼尔的专访历来是最难获得。
《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综艺》、《娱乐周刊》、《今日美国》……乃至各大有点电视台的节目,从主编到普遍编辑,从电视网的主播到背后老总。丹尼尔团队接到了无数的电话、邮件和当面交涉——可惜的是,当赫芬顿女士站在库萨面前,告诉他。
“这是丹尼尔自己的网站,难道他不应该支持我们么?”
库萨只能投降。
所以这份专访,意料之外,但也意料之中的落入了《赫芬顿邮报》的囊中。
说它意料之外,是因为《赫芬顿邮报》目前的影响力还是远远不如其它大报纸的,更何况,它的主打仍然是互联网,而在这个领域。显然《歌舞青春》的热度已经到了升无可升的地步。考虑到丹尼尔希望在传统纸媒读者那里为《歌舞青春》获得更多影响力和关注度,选择《赫芬顿邮报》是不太精明的。
至于意料之中,如赫芬顿所说,作为普路托思控股的媒体,他们拿到丹尼尔的独家专访,没什么值得奇怪的。默多克一般也不会接受福克斯有线网意外的媒体采访。
而且,这个选择,可以有效地避免得罪太多媒体。
如果丹尼尔选择了更为熟悉的《华盛顿邮报》,那么很有可能的一点是——其它跟他们保持着不远不近关系的媒体会离得更远,而原本就比较远的媒体则会成为麻烦。
阿里安娜.赫芬顿亲自采访了丹尼尔。问题相当宽泛。
从“歌舞青春杯”的设想,到对《歌舞青春》电影最初的投资意向,从普路托思投资公司的社交布局,到丹尼尔旗下资本的中国战略。从丹尼尔本人的自由派倾向到他和前后两任女友的故事,从他对演员、电影投资人、商人、知名话题领袖等不同身份的看法,到他如何协调自己在各个方面的工作……几乎对所有相关问题无所不包,任何你想要从丹尼尔那里知道的消息,都在提问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