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6章 《乡村路带我回家》《稳稳的幸福》,重生之歌神,革神,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最快更新重生之歌神最新章节!

廖楠的生曰比较特殊,或者说比较点背,他是1976年2月29号生的,很奇葩的曰子,造就了他很奇葩的人格。().这曰子不但是四年才会出现一次的2月29号,阴历也很悲催,是一月三十。

要知道,阴历的大月和小月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大月才有三十天,小月只有二十九天,不一定哪个月就是大月,也不一定哪个月就是小月,没有固定的规律。所以阴历的“一月三十”并不是每年都会出现,甚至连着好几年不出现也有可能。

比如93年就没有阴历的“一月三十”,90、91、92年也都没有,上次有“一月三十”,还要追溯到1989年,下次再出现,要等到1994年了。

廖楠想每年过个阴历的生曰都是奢望,阳历的就更别提了,四年才能过一次,所以他给自己逆天改了命,甭管阴历阳历,他都每年二月的最后一天过生曰。

今天已经是二月的26号,距离廖楠的生曰只有两天了。

杜星河今年特地给廖楠生曰party订了个ktv大场,算是回馈廖楠在《包青天》电视剧里的免费献声了。

这只华光小狈给《包青天》录片尾曲一分钱没要,后来没法出专辑,也没太闹腾,这点杜星河还是比较感谢廖楠的,所以这次生曰一定要给廖楠好好过。

此刻,听说徐诺给廖楠买了生曰礼物,杜星河一边开车一边好奇的问:“你给他买的什么啊?”

徐诺甜甜一笑,对着头比出一顶帽子的形状道:“我去那边的牛仔店逛,看到美国西部的牛仔帽都很好看,就给廖楠买了一顶,嘻嘻,我觉得他的阿福头太傻了,戴上帽子可能会好点。”

杜星河想象着廖楠一个小矮个戴牛仔帽的样子,怎么想怎么觉得不和谐,不由劝说:“我觉得你还是别送他牛仔帽了,廖楠不是那种粗犷风格的,牛仔帽还是送林叔好了,林叔戴牛仔帽比较配。”

想象着林建国戴牛仔帽的样子,杜星河不知怎的就联想起了周董的《牛仔很忙》,那大叔既会耍双截棍,又会打龙拳,再表演个牛仔很忙,周董的歌那大叔差不多都能当mv的主角了。

徐诺给林建国带了别的礼物,道:“我给林叔买了块蛮好的机械表想送他,我看他手上戴那块,表带都磨破了。”

杜星河暖心微笑:“什么牌子的啊?不是美国牌子吧,美国好像没有什么太好的手表品牌。”在这个位面,最顶级的手表依然是瑞士制造。

徐诺自然知道捡好的买,道:“不是美国的,是瑞士的,【积家】,你听过吗?”

“听过,很大牌。”

“我给林叔买的是陀飞轮系列的,样子和功能都和咱们国内海鸥牌的陀飞轮系列表差不多,在当地卖两万美金出头,换算过来才一万多块钱,比海鸥表便宜很多。我本来也想给你买一块,但我估计你不喜欢,就没浪费钱。等有机会咱俩去买海鸥的情侣对表,你觉得怎么样?相比积家那种瑞士品牌,我还是觉得海鸥表更好,更接地气。”

杜星河笑道:“买了也带不了啊,只能在家看着,多没劲啊,等以后咱们公开了,有机会戴了再买吧。”

“你说的也对。咱们连情侣表都没法戴,唉……”徐诺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而后问杜星河:“牛仔帽要是不送廖楠,那送他什么啊?我给晓萱她们带回来的多是女士化妆品和女士用品、衣服什么的,都不适合送廖楠。还有的就是给你带的各种乐器,没别的了。”

“我给他准备了一个高档的bv耳麦,准备送他,让他能更好的鉴赏音乐。至于你……”杜星河想了一下道:“要不你送他个cd机好了,我看他用的那cd已经很落后了,等下午你在家好好休息,我去给他买款bv最新出的cd机,正好和我送他的耳麦配,就当你送的。”

听到能和杜星河的礼物搭配起来,徐诺相当满意,只要能和杜星河联系在一起,她就觉得很满足。

两个人一路说笑,很快就到了东加花园。

两个多星期没回家了,窗户也没开,一推门,徐诺便闻到了一股熟悉的温馨的湿润的味道。

靠海的房子就是有这点不好,空气会潮湿,房间容易发霉,有异味,久而久之的这也就成了一种家的味道。

徐诺将客厅落地窗以及各个房间的窗户都打开了,好好的透透气。随后跟着杜星河一起来来回回的搬了两趟,才将大大小小的十几个箱包搬回了家里。

先不着急洗澡,徐诺兴奋的为杜星河拆开乐器箱,给杜星河看她带回来的十几件小型的西方乐器。

徐诺知道杜星河最喜欢的乐器是小提琴,她去看了美国当地的小提琴,可感觉还不如杜星河在国内买的那几把好,所以她就没给杜星河瞎买小提琴,转而买了很多她觉得很稀奇古怪的乐器,其中多是吉他样的弹拨乐器,但都是尺寸很小的那种,比如小号的曼陀林(mandolin),还有小号的班卓琴(banjo),还有更加奇怪的就像折了脖子的鲁特琴(lute)。

杜星河见徐诺兴奋的一一为他开箱介绍,顿时生出一种无奈的感觉,因为徐诺买的这些琴,尺寸都太小了,不是正常的尺寸,应该是模型类的乐器,就像他之前买的那把御琴坊出品的小吉他一样,这些小乐器都不是演奏用的,更多的作用是摆设。

唯有那把铃鼓状的班卓琴,尺寸稍微大点,但也应该是正常班卓琴中尺寸最小的那种,全琴的长度还不如他的胳膊,比徐诺待会那把吉布森的电吉他要短多了。

也不知道是徐诺被当地人骗了,还是觉得正常的乐器太大,不好往回买,才买这么多小乐器,这些小乐器基本上都只能当摆设品,没更多的意义了。它们的音色都很受限,没法像正常的乐器那样达到演奏级的效果。

不过鉴于徐诺一片好心,杜星河自然不会苛责徐诺白花钱买这些没什么意义的乐器。至少还有一件小号的班卓琴能给他玩。

把杜星河的礼物一股脑的送给杜星河后,徐诺便去洗澡了,在飞机上待了小一天,她需要好好的泡个澡放松一下。

杜星河趁着徐诺泡澡的工夫,将班卓琴的音给定好了,他以前没弹过班卓琴,但这种乐器和吉他算是同族,杜星河一上手就能驾驭自如。

虽然没弹过,但杜星河对于班卓琴的历史还是比较了解的,毕竟是修过西方音乐史的人。

班卓琴起源于西非,在17世纪奴隶买卖盛行的时代,黑奴把它引进美洲新大陆。后来,班卓琴从南方的种植园渐渐传至美国北方各州,在拓殖者中流行起来。

1830年,一个名叫乔-沃克斯威廉的白人班卓琴师穿过维吉尼亚,开始了他的流浪音乐生涯。

此后,沃克斯威廉用树皮燃烧后的灰烬将脸涂黑,开始模仿黑人的一些滑稽表演,加上他高超的班卓琴演奏技巧,沃克斯威廉的表演在当时美国社会迅速拥有了大批白人与黑人观众,这种表演形式被当代音乐人类学家称为“黑脸娱乐”。班卓琴也在沃克斯威廉的带动下逐渐兴盛起来。

这些都是中国辛亥**之前很久的事,应该没受到蝴蝶效应的影响,和上个位面的历史是一样的。

班卓琴在美国算是相当有历史意义的一种乐器,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有数千名班卓琴乐手都加入了当时的南北双方陆军,来随军鼓舞军队士气。同时,每次战役结束后,班卓琴的声音也算是对阵亡将士们的最高敬意和奖赏。

发展到现代,班卓琴一直在美国乡村音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美国的乡村歌手经常用班卓琴和曼陀林搭配,来塑造乡村音乐的氛围。

徐诺买回来这把班卓琴,琴弦是尼龙的,偏软,弹出来的声音比较小,杜星河试弹了一阵,立刻就感受到这把琴里蕴含的浓郁美国乡村风。

弹着如此具有美国乡村气息的乐器,杜星河忍不住哼起了上个位面美国乡村音乐之王约翰-丹佛的《乡村路带我回家》(-virginia~(我的天堂,西维吉尼亚)

blue-ridge-mountains-shenandoah-ains~(但比山脉年轻)

growin-ry-r~(回到属于我的地方)

<ry-roads~(带我回家,乡村小路)

……

虽然不像约翰丹佛那样是用民谣吉他在伴奏,富有更多的感染力,班卓琴的伴奏风格更为干脆明快,配合着这首乡村民谣活泼悦动的旋律,更显出一种美国东部的乡村风情。()

在上个位面,约翰-丹佛年轻时放弃学业,潜心从事乡村歌曲的创作与演唱。起初受到别人的嘲笑,但他始终不为所动,终于在1971年,以这曲《乡村路带我回家》,一跃成名为著名乡村音乐歌星。

其实推广了班卓琴的乔-沃克斯威廉,音乐路走的也是异常艰辛,起初这种流行于黑人中的乐器,根本不被人们所看好。但沃克斯威廉通过不懈的努力,将班卓琴音乐从美国大陆一直带到了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甚至在1843年,他还受到了英国维多利亚女皇的召见,取得空前的成功。

这种执着于音乐并最终获得成功的故事,曾几何时,一直是杜星河坚持下去的强心剂,因为热爱,所以执着。也因为执着,他变得更加热爱。

约翰-丹佛的《乡村路带我回家》带着浓浓的思乡情绪,大量的运用了很具美国乡村音乐特色的弱起和切分节奏来渲染活泼自在的情绪。

由班卓琴这种从西维吉尼亚真正兴起的乐器弹奏出来,美国乡村风情变得更加香醇了。

坐在坐地窗前的靠椅上,吹着午后的海风,面对着一望无际的大海,杜星河唱着这样的歌,心里也有点思乡了。<her-o-blue-watear-drops-in-mry-r~(回到属于我的地方)

<ry-roads~(带我回家,乡村小路)

……

虽然这首歌是首快乐的思乡之歌,但其实在创作之中,约翰-丹佛还带有明显的环保意识,从划分来说,这首歌也算是首环保公益歌。

其实在上个位面的6、70年代,美国的环境没比中国好到哪去,不过他们通过了几十年的重视与校正,终于将环境保护做好了。

杜星河料想上个位面自己的祖国,在重视环境保护后,应该也会慢慢的走上正途吧。毕竟,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环境治理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没有几十年的治理时间,是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的。

估计五十年以后,上个位面的中国环境就能和这个位面的中国差不多了。就是可怜了穿越过去的华光之狼了,希望他的后代或后后代能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吧。

要说这个位面的美国,估计是打仗打疯了,总是取得不了他们想要的结果,搞的政斧只顾着参与更多的战争,而忽视了国内的治理。听徐诺说的美国东海岸,环境真是够差劲的,维吉尼亚州估计也好不到哪去。想必那边的艺人还没有约翰-丹佛这样的环保意识。

一个国家的音乐风格,是能反应出这个国家的方方面面的,如果他们的主流音乐圈在70年代就有很好的环保意识了,他们现今的环境治理也不会这么的差劲。

不想那么多了,还是享受美国乡村之王的美妙音乐吧。

拨动着柔软的班卓琴弦,望着大海,脑海里展现出一副西维吉尼亚的山村图景,杜星河越唱越投入了。

记得在上个位面,他第一次听这首歌还是在听卡带机,当时他就被这首歌快乐的旋律所吸引了,后来作为美国乡村音乐的代表曲,他曾深入研究过这首歌,深深的能体会到约翰-丹佛在创作这首歌时心中所怀的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

这首歌旋律发展得异常干净利落,毫无心计,从叙述到倾诉再到歌颂,润好嗓子逐渐达到高氵朝。经过重复的旋律,母亲与故乡和二为一、互为修辞的感情,分不清歌者究竟要回家,还是要回到母亲身边。

唱到高处,更是众口一歌,伴着自豪和不带任何功利色彩和笑容,这是杜星河最喜欢的心情。<-hohe-road-ill-get-a-feeline~(我早该回到家的怀抱)

yesterry-r~(回到属于我的地方)

<ry-roads~(带我回家,乡村小路)

……

浴室中,徐诺泡着澡,就听客厅中传来了节奏明快的美国乡村歌曲,她开始以为是杜星河在放音乐听呢。她带回来的cd中,有好几张的美国乡村民谣的专辑,她都相当喜欢。

但没听几句,徐诺就听出来了,这个唱着一口流利美语的声音,是杜星河的!他的爱人实在太强大!刚刚她才和杜星河讲,那把曼陀林和班卓琴都是美国乡村音乐除了吉他外的代表乐器,现在听这声音,应该就是杜星河在弹班卓琴边弹边唱!

他怎么什么乐器都会啊?真是太厉害了!

杜星河的潘多拉音乐魔盒一经开启,立刻就会释放出让徐诺无法抗拒的魅力。

匆匆的冲过身子后,徐诺裹上浴巾包上头,来到客厅,准备近距离的欣赏杜星河的演绎。

正面对着窗外,翘着二郎腿坐在靠椅上,怀里抱着小号的班卓琴自弹自唱,午后的阳光披洒在杜星河的身上脸上,还有那头被徐诺笑话过的短发上,显得是那么的闲淡惬意。

他轻吟的歌声更是带着纯正的美国乡村味道,闭上眼,徐诺甚至觉得自己在听一张香醇的美国乡村~(回到属于我的地方)

<ry-roads~(带我回家,乡村小路)

……

唱的太投入,杜星河没看到徐诺已经站到了客厅里在听他唱歌,反复的吟唱了三遍由乡村小路延伸出的思乡高氵朝后,他重重的一扫弦,将情绪彻底抒发出去,跟着又突然按住了琴弦,旋律和感情都在一瞬间戛然而止。

客厅转瞬间只剩了远远的传来的海潮的声音,以及零星的海鸥叫声。

杜星河刚刚唱的有点太进入状态了,思乡之情一发不可收拾,这时按住琴弦,他闭上了眼,内敛了一下自己思乡的情感,不再让这种感情蔓延,因为再蔓延也没有意义。

有些人,在能回家的时候,没有好好珍惜,等到回不了家的时候,才发现追悔莫及,此刻的杜星河,就是这样一种感觉。<a”可以回到他的家乡,他妈妈的身边。但杜星河,现在不管唱什么,都已经没法再感觉那种温暖的怀抱了。

“咕咕……”

听着窗外不停传来的海鸥叫声,杜星河突然觉得很伤感,很孤单,孤单到他想起来了上个位面一位海鸥老人的故事,一个真实的已经写进了小学课本的故事。

这位“海鸥老人”,名叫吴庆恒,生前孤身一人,每年冬天,飞抵昆-明的红嘴鸥是他唯一的寄托。

每当红嘴鸥“驾临”,老人都会天天徒步十多公里进城给它们喂食,和它们嬉戏,风雨无阻;

老人每月三百零八元的退休工资,有一半以上都用来给海鸥买吃的,为此,老人平时几乎舍不得花一分钱坐公交车。四元五角一斤的饼干,老人毫不吝惜买给海鸥,他知道那是海鸥最喜欢的美食;他还经常买来鸡蛋为海鸥制作“鸡蛋饼干”;而他自己,唯一的奢侈品是两毛钱一包的金沙江香烟。

老人与红嘴鸥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以至于他能将水中的海鸥一只只叫上岸,其中就有小学课本中写到的“独脚”、“老沙”。在生命的最后时光,老人最牵挂的依然是红嘴鸥……

杜星河无法想象,那是一种怎样的孤单,也不知道那老人有没有家,有没有家人。

为什么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他惦记的不是人,而是鸥?

不过也好了,至少还有的惦记,比彻底的孑然一身要好的多。

有很多人,到死时,真的都没什么可惦记的了,更没有什么被惦记的,那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灵异小说相关阅读More+

剑君神宝

古剑魔薇

谁动了本王的悍妃

晴受菇凉

魏忠贤的春天

躲雨的麻雀

旷世陨仙

卫公子惊风

花开五毒:神姬很逆天

兔子的号角

天赋的世界

养精蓄锐ya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