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天小畜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四章黄裳元吉,百科大全书,风天小畜卦,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看看刘邦怎样不信任韩信,打天下时趁清晨韩信还在睡觉,刘邦匹马冲进韩信的中军大帐把将印给夺了,不就明着是怕韩信搞兵变才要把军权夺回的吗?

刘邦是在无奈的情况下封韩信齐王,汉朝建立初期马上动手整第一军功的大将不合适,就改封楚王吧,爵位等级没变,不就换个封地吗?而且面上的理由也足;后来再造假理由(韩信被诬告造反,肯定就是有幕后黑手安排的),贬其为淮阴侯并将他软禁在长安,就明摆着刘邦是已经排出动手时间表了。

韩信无辜,刘邦心里是雪亮雪亮的,但保障皇权是不讲公平公正的(政治从来就不是公平公正的游戏)。韩信是有他的取死之道,我们可以同情他,但现实的政治需要不会同情他。

张良:

张良是智囊型的功臣,他原本就是韩国的旧贵族,祖先五代相韩;韩国被秦所灭,他就是要报仇的人,不是有买兇刺杀秦始皇失败的记录?

因此,我们可以相信这个人后来致力出谋划策帮助刘邦达天下,其实并非为自己荣华富贵,而是要整倒秦朝报灭国之仇的。

看看建国后分封时他的表现,刘邦主动让张良选择齐国三万户为食邑,张良辞让并请封始与刘邦相遇的留地,因此封爵留侯,食邑也减少了;富裕的齐地三万户食邑不要,主动要了和刘邦初遇的留地,如果你是刘邦,你感动吗?有情有义吧?

重要的是,张良表了个明显态度,他完全没有政治野心;再加上张良从来没有军权、没有国家行政管理权,仅仅就是刘邦的高级幕僚,说崇高点就可以称为帝师,所以对刘邦而言,张良完全没有威胁性。

张良予人一种神秘感,年轻时弄了个圯上受书,很传奇的接受了不知来历但怀疑是神仙的黄石公的兵书,功成名就后又不愿意掺和朝政,搞了个从赤松子游的说法。

张良最后一次在关于朝政的记录是,吕后因太子刘盈地位不稳而求教于张良,经张良出了一个商山四皓的点子(看,也是很间接的影响朝局,本人并未走到台前),后刘盈地位转危为安。

《史记》记载张良是逝世于高后二年,而《汉书》的记载则是惠帝六年(一名元老级功臣的卒年也存疑,够神秘吧?),无论如何是死在刘邦之后。因为吕后一直对张良出谋保太子地位很是感恩戴德,所以即使后来有吕后专权之乱,我们依然可以相信一点,虽然史书没记载张良的死因,但肯定是善终的。他也知道该出手时才出手。

张良以太公兵法为见面礼归顺了刘邦,从此终身不渝。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拿着点儿东西作为见面礼归顺刘邦的人多了去了,为什么偏偏只有张良赢得了刘邦特殊的尊重呢?难道仅仅是有点儿真才实学的张良的贵族身份这么简单么?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真才实学也好,贵族身份也罢,您都得受这瞬息万变的战场检验一下,才能让他人知道您的学术功底和贵族身份绝对不是“山寨版”,此后的您才能赢得人家汉高祖刘邦真正的尊重!

显然,上述这些,张良都非常轻松的做到了,而且都做的很成功。

张良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张良与同样是刘邦主要谋臣的萧何的区别到底有哪些呢?我觉得,张良的所作所为,用当下的一句俗话来说,那就是:该出手时才出手——这才是张良的成功之所在,这才是张良与萧何的第一区别之所在!

比如,在灭秦战争最为激烈的公元前207年春,正在刘邦匆匆西进之际,敏锐的看到了匆匆西进很容易导致腹背受敌的危险的张良马上提醒刘邦:一定要先克宛城,然后再西进,这样才进可攻退可守。此后,在公元前207年秋,正在刘邦面对着兵强马壮的峣关守敌智出无门的时候,又是张良献了疑兵之计,一举夺取了峣关,最终促使刘邦抢在了天下无敌的项羽之前完成了灭秦大业。与此同时,还是张良善意的提醒,最终促成了贪图财色之乐的刘邦努力去实现想当年那夺取天下的豪言壮语。此后不久,还是这个张良,通过项伯在鸿门宴中的从容斡旋,使刘邦免遭杀身之祸。

楚汉战争之前,又是这个张良,再度以财物贿赂项伯,最终为刘邦请得了汉中这块最为易守难攻的地方,使刘邦从此有了一块坚强可靠的根据地——只有有了这块坚强可靠的根据地,刘邦也好,萧何也罢,这一干人等才能从容的实现他们一生的理想和愿望。

楚汉战争最为困难之际,又是张良,率先明确的提出了拉拢英布、联络彭越、倚重韩信,共同抗击项羽的作战方略。这才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使刘邦的大业最终朝着胜利的方向迈进。

此后的楚汉战争,之所以最终以刘邦的胜利、项羽的失败而告结束,那还是张良的功劳。我们知道,在楚汉战争中,双方较量的不仅有后方的粮草,更重要的还有前方的将士。若是这些将士心不齐,要想取得最终胜利那将是完全是不可想象的。而这些,在张良的计谋之下,刘邦都一一的做到了:不立六国后人,防止了力量的分散;立韩信为齐王,避免了内部事变的发生;乘项羽依约退兵之机全力追击,没有纵虎归山;又重爵封赏韩信、彭越,使二人合兵围歼楚军。

您瞧见没有,该出手时才出手,这才是张良的成功之所在。张良比较低调,功成身退,不贪图富贵,刘邦给他三万户,他不要,只要“留”这么一个小地方。后来跟赤松子学辟谷术,体现了淡泊无欲的精神追求。

还有张良是典型的黄老学派代表,崇尚老子的无为而治,汉初建国之后张良告老归去,不再牵涉朝堂政治,这种人肯定善终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张良比较有自知之明,很早就归隐山林,从世间分争中安全脱身了。张良狡猾,懂得功成身退,没有遭吕后毒手,韩信和萧何功高盖主,又不懂得功成身退这一道理,只能鸟尽弓藏。

现代社会的君臣已非封建社会的“君臣”,这里可以理解为主角和配角,大到国家,小到一个公司,一个集体,都存在主角和配角,主角就是“乾”,配角就是“坤”,主角往往只有一个,我们大多数人在很多时候都在扮演着配角,可是我们这些“配角"也时常会“乾坤颠倒”,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因而失去了自己的位置。如果读一读“黄裳元吉”,悟一悟其中道理,你也许会受益匪浅。在生活中,工作中,只有达到“黄裳元吉”,时刻保持低调,也许才是“坤”的生存之道。</dd>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最牛先生

宅神老幺

破霄录

不怕小明

无限之冲突

六如凡生

通天道途

逍尧仪

携美同行

携美同行

葫芦娃之天蜈

三月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