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二节 闺阁的秘密(一),临高启明,吹牛者,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个奴婢就不知道了……”

无缘道长的确与她说过这话目的不外乎是希望蔡兰能给解主任吹吹枕头风看能不能给庙里争取些好处来――讨好达官贵人家得宠的妾侍这是庙里屡试不爽的手段。

“这算不得什么。再熬几个月地面上都安静下来了自然能收到租子了。”解迩仁此刻谈兴大发“再说过不了多久就有大批粮食到梧州粮价马上就会下跌了。不必担心!”

解迩仁来访过后的第二天又到了秋婵歇息的日子。蒋秋婵的娘家就在梧州城内开着一家名唤“瑞锦堂”的绸缎铺算不上什么大买卖但也是传承百年的老字号家底颇为殷实。

秋婵的父亲已经不在只有老母在堂掌管家业的是长兄蒋荣现。

此刻这位蒋家的家主正端坐在字号后面的账房里愁眉不展。

听家人说妹子回来了他微微点点头把手里早就翻了无数遍的账册丢到桌上暗暗的发愁。

眼瞅着中秋就在眼前人欠欠人都要一一清算。端午时节正遇上战乱之后店铺受损人户逃散。所以各家都没有清理账务。眼瞅再过两个月就是中秋了这一回账是非算不可了。

账册是账房给他送来得他翻过无数次也在算盘上拨拉了无数回。忧心的不是亏损――做生意盈亏都是常事。而是眼下这个有出无进的局面。

“瑞锦堂”在三个月前的梧州战役中也受了劫店中资金几乎全被官府以各种名目掠去损失颇为惨重。总算店铺和货物尚得保全还不至于倾家荡产。

只是如今梧州虽说市面有所恢复但是绸缎这种东西是天下太平的时候才好做生意眼下两广的局面普通人生计尚且困难有钱人因为屡遭劫难也不愿意花费钱财。生意之冷清也就可想而知了。

生意不好花销却不少。按照解元老的指示没生意也得开着铺子不许裁伙计都得养着――虽说不发工钱可这些人养着亦是一笔开支。蒋家在梧州亲戚众多梧州一役倾家荡产的亲戚朋友为数不少纷纷前来告帮。出于情面蒋家多少也得帮衬一把。再加上梧州光复之后解元老的一番“新政”都是善后局摊派到各家商号的。蒋家只有出账没有入账蒋荣现的烦恼也就可想而知了。

偏偏这时候自己的亲妹妹又被乱兵杀死了丈夫兵乱时节也不敢回婆家去带着孩子寄居在家里。他作为兄长是义不容辞奈何家中的妻子却没这般贤惠眼见这姑子在家里一住三个月便有了怨言――幸好最近妹子得了个差事每个月也能赚一两银子回来耳畔总算是清闲了不少。

眼前的亏空除去账目上的他自己心底里还有一本暗账总得算下来大概有两千两不到一千大数是有的。

他的目光回到账本上搜肠刮肚的看着有哪些是能“应付”的哪些是必须要付的。

幸好他最头疼的上家的货款可以缓一缓。绸缎的供货商都在广州府。过往都是派人到梧州来收完账之后便用银子在梧州采买货物再运回广州贩卖可以赚两回钱。眼下道路不靖上家不大可能冒着财货被劫的可能派人来收账

如此一来便可以少去将近一千两的应付。余下的七八百两有的是非付不可的有的大可先拖一拖算来算去有差不多得有五百两银子才能过关。

钱他自然还是有的。店里、家里账房里存的还有三百多两银子。母亲和妻妾手里多少有些私房。凑出个五百两来应也不难。不过这么一来店里家里便没有现钱了――铺子里的货物又卖不动总不能拿缎子去抵米钱――米店也不肯。

想到米店又想起了家里食指众多每月吃饭便是很大的开销。“瑞锦堂”用了六个伙计还有三个学徒。家里有五个男女仆役。光每个月的买米就是一笔莫大的数字――偏偏粮食价格又在飞涨!就算是澳洲人衙门里计口售卖的“户口米”都比战前贵了两三倍。

这兵荒马乱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蒋容先在心里盘了又盘算了又算该付的账款还是少不了一两银子。他不觉心里烦躁――最好这会能发个几百两银子的财!

想到这里他不觉苦笑:没想到自己居然会有这样荒唐的念头!

他忽然想起了一件事自家妹子如今是在给澳洲人解元老的“侍妾”当陪妇。这侍妾据说很得“真髡”的宠爱――要是能从这女子身上找到什么门路能吹吹枕头风给自家些生意便好了……

可是他又沮丧的想到自家的生意是绸缎这东西澳洲人眼下根本用不上也不感兴趣。

要说现在做什么最赚钱不用说就是粮食生意。梧州城里粮食短缺非虎口米的价格已经比正常价格翻了一倍如果此时谁能搞来粮食的话立刻就是翻倍的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游戏竞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三国之无上至尊

绿茶包子

库洛牌的魔法使

愿心不变

五代梦

宝庆十三郎

三国之无赖兵王

讳岩

农门小娇妻

寒月西风

覆汉

路边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