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华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七五章 胡烨的卷子,明赋,火华党,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并无此意?王大人乃是大儒,不可能连这点隐晦的意思都看不出来吧?”朱元璋冷冷的看着王玮,他算是知道了,这个王玮将这副卷子拿进皇宫。恐怕就是间接的给自己谏言。
朱元璋知道自己兴了这四大案,朝廷之中很多人都不服,但是为了自己的江山,他必须这样做。或许这个考生说得对,他就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但是他从来没有后悔过,那几个人留在朝廷里,对他的江山,对他子孙的江山,都会是一种威胁。
而事发的时候,朝廷也不停的有人给四大案的主犯求情,但是朱元璋都是以霹雳手段将那些人一并给处理了。
所以自蓝玉案之后,朝中就在无人敢发声。但是朱元璋知道百官里面心里想些什么,这王玮带着这卷子来,恐怕就是想告诉自己,该停手了。
“告诉朕,百官之中,有多少人跟你的想法一样。”朱元璋冷哼一声之后,慢慢的闭上了眼睛,阻止了那个太监给自己捶背,然后慢悠悠的对着王玮说道。
“微臣不知道皇上什么意思,微臣此次前来,只是想请示皇上,这份卷子可否列为举人之列。”王玮不敢明说,谁知道朱元璋心里在想些什么,说多了可是要掉脑袋的。
“你不说就以为朕不知道?你们这些当官的,整天在背后说朕的坏话,以为朕将锦衣卫撤了,就不知道你们的一言一行了?”朱元璋猛地睁开眼睛,恶狠狠的对着王玮说道。
“微臣不敢!”王玮赶紧跪下,这个时候还是不要跟朱元璋顶嘴的好。
“哼,朕倒要看看,是哪个考生这么不要命,竟敢这般大逆不道!”朱元璋冷冷的看了一眼王玮,然后便让太监拿来一把刀子,准备拆开卷子旁边的包装。
因为明朝的科举是采取糊命的,所以朱元璋想要看这个考生的性命,必须得要拆开才能看。
然而当朱元璋看到名字的时候,眼神却是闪烁了几下。然后慢慢的将刀子放到桌子上,沉吟了片刻之后,便说道,“来呀,去将阮安给朕叫来。”
下面的王玮很好奇,这个时候朱元璋去叫阮安来做什么?他就是一个修房子的,难道朱元璋处理这种事的时候,还会听阮安的意见?
其实王玮也不知道写这幅试卷的考生是谁,但是看朱元璋的样子,便猜测这个考生应该不简单。
之后王玮便一直跪在地上,没有朱元璋的话,他是不敢起来的。但是朱元璋好像没有放他起来的意思,他便只能一直这么跪着。
不一会儿,阮安则是火急火燎的赶了过来。他也不知道朱元璋叫自己来有什么事,要知道他对朝政可是一窍不通的。
“奴婢阮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阮安来到御书房,给朱元璋请安。
“好了,不要多礼了。你过来看看,这个人是不是你说的那个人。”朱元璋让阮安来到旁边,然后将试卷拿给阮安,让他仔细看看名字。
“古月胡,火华烨,胡烨,却是就是奴婢给皇上推荐的那个人,不知皇上有何事。”阮安看着试卷上面写得名字,明明白白的写着胡烨两个字,便肯定的说道。
“什么事?你自己看看他的文章吧。”朱元璋冷哼一声。
阮安好奇的开始阅读胡烨的答卷。结果看完脸色就变了。这么明显的指桑骂槐。别说是那些文人了,就算是上过两年私塾的学生都看得明白。
“皇上,这……这。”阮安有些语无伦次的说道。
“这是你给朕推荐的好人才!”朱元璋冷哼一声。
阮安吓了一跳,赶紧给朱元璋跪下。大声的说道,“奴婢该死,奴婢该死。”
当王玮听到胡烨两个字的时候,就想起了十多天前那个进入到提学府的那个考生。现在回想起来,他也不敢相信,一个十二岁的小娃娃,竟然敢写这样的文章。自己是暗示了他写的激昂一点,但是这也太猛烈了吧,直接朝着朱元璋开炮了。
他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衍圣公要给自己来信说这个胡烨不简单。看来真的是不简单,敢这么批评朱元璋的人,能简单么?
朱元璋冷冷的看着眼前跪着的两个人,随后眼神变得柔和了一些,“好了。都起来说话吧。”
“谢皇上。”阮安和王玮异口同声的说道,然后都战战兢兢的站了起来,大气都不敢喘。
“现在你们认为如何?”朱元璋看着两人,慢悠悠的说着。
现在的朱元璋好像没有刚才那么气愤了,虽然阮安不知道为什么,但是还是壮起胆子说道,“皇上,我认为这个胡烨并没有别的意思,可能就是想卖弄一下。”
“皇上,微臣认为胡烨的文采尚可。”王玮避重就轻,不谈论胡烨对朱元璋的攻击,而是直接讲文采。
“看来你俩对这个胡烨都很爱护啊。”朱元璋慢悠悠的说着,让阮安和王玮都猜不透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那你们认为我是该将这个胡烨抓进大牢,还是该让他中举人呢?”朱元璋见两人不言语,便一边敲打着桌子,一边问着两人。
阮安和王玮两人还是不敢吭声,要说将胡烨抓紧大牢不是他俩愿意看到的,但是要说让胡烨中举,就说明他们认同胡烨的观点,认为朱元璋兴四大案的做法是错误的。
怎么回答都不行,所以他们只能选择沉默,让朱元璋来做这个决定。
又是一阵沉默,朱元璋的心里也是纠结了几分。
还从来没有那个考生敢这样妄言自己的对错的,这只能说明这个胡烨不仅有见识,而且还很有胆气。先不管四大案是不是冤案,胡烨的这股勇气则是朱元璋欣赏的,更何况阮安说过,胡烨还只有十二岁。
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胡烨一来参加乡试,竟然就这么针对自己,说明他虽然在朱棣身边,但是却不是朱棣派来的内应。很简单,如果要做内应,岂会这么高调?难道就不担心自己一怒把他的脑袋给砍了?
而他这么做,肯定是看出这些年朝廷的弊端了,想让自己警觉,如果再这样屠杀下去,大明朝可就有危险了。
所以经过这么多年的反思,朱元璋也知道胡烨说的都是事实,但是他不可能就这么承认了,要不然自己的老脸往哪里放。
许久的沉默之后,还是朱元璋开口打破了沉寂,“这个胡烨确实有些胆识,但是心气太高,需要磨练一下。”
阮安和王玮都大吃一惊,这皇上的态度怎么变得这么快?刚才不还是说要将胡烨拿下大牢的么?怎么现在说要磨练一下了?
“王玮,赐这个胡烨同举人出身,让他到应天府去当个典吏,在应天府磨练两年再说。”朱元璋思索之后说道。
这下两个人更震惊了,这还是处罚么?虽然典吏只是个不入流的小官,但那也是官啊,虽然举人可以做官,但是也没有刚中举就当官的啊。
还有,同举人是什么意思,难道跟同进士差不多?而且直接就让胡烨做官了,难道是不要胡烨参加后面的科举了?
这一连串的疑问都萦绕在阮安和王玮的脑海中,但是他们不敢问,朱元璋做事他们从来不敢多问,只需要认真执行便是。
“微臣遵命。”王玮怀着重重疑问,恭敬的说道。
“好了,你们下去吧,这卷子我就留着了。”朱元璋说完便朝着阮安和王玮挥了挥手,让他们退下了。
纵使阮安和王玮万分疑惑,也只好恭敬的退出了御书房,朱元璋的心思他们猜不透。
“来呀,传旨下去,全国各地,凡是元至正十二年从军,洪武十二年之前为官的将领,九月二十之前都必须赶到京城,朕要大赏他们。”朱元璋下了很大的决心,如今有一个小娃娃给自己提了醒,自己是该对那些给自己拼过命的将士一些安慰了。(未完待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