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43章 清明上河图,拣宝,烛,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过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长卷问世之后,特别是明清以来,画界代代不乏追随者。以“清明上河”为题材的长卷,留存至今的宋元明清本可达数百本之多,分藏于公私之家,遍布在世界各地。
严格来说,这些清河上河图也不仿仿品,只不过大家习惯性的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范本,把其他版本称为仿品罢了。
“不是明本,也不是清本。”
与此同时,张老笑道:“我这可是元本。”
“不是吧。”
王观惊叹起来:“这可是稀罕的好东西啊。”
一般人可能觉得,元代是蒙古族统治中原,文化肯定不昌盛。而且众所周知,蒙古贵族对于中原文化不太热衷,并没有彻底接受汉人文化,那么由于这个原因,元代肯定不会很重视文化教育,所以这个时期的作品一定不会很好。
然而与这个猜测恰恰相反,尽管只有百年不到的时候,元代的字画精品却是层出不穷。尤其是在现代,元四家的精品名作在拍卖会上的成交价格动辄破亿,价值远高于南宋的作品,只有北宋名家可以抗衡。
究其原因,可能是物极必返吧。
元代贵族不重视汉人文化,大部分文人士子也没有得到启用。在政治上不得作为,那么只有寄情于诗词字画上了。所以在这个时期,在这种大环境下,赵孟頫、黄公望等等名家就好像是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
然后到了元末明初,经过了一番动乱,却是出现了断层的情况。况且明代重用读书人,大家有了出路,研究四书五经都来不及了,哪有心思绘画。所以在明代初期,很少有让人耳熟能详,如雷贯耳的大名家出现。
直到明代中期,经济十分繁荣,大家开始有精神文化的追求。有这样的土壤条件,自然涌出来吴门四家、徐渭、董其昌之类的大名家。
总而言之,时代的背景,决定了文化的基础。就好比现在,社会富足了,确实也催生了一大批“大师”、“名家”。问题在于,这些“大师”、“名家”,还没有经受历史的考验,至少要过五十年,才能够断定谁是货真价实的名家大师,谁是鼓吹出来的水货。
张老这画,明显是经受得住历史考验,能从元代流传到现代,不仅仅是机缘巧合,更重要的是这画肯定不错,不然也没人会细心保管收藏。
“尽管是元代版本,实际上画的却是南宋的景物。”
此时,张老微笑道:“这是江南沦陷以后,在蒙古贵族的高压统治下,某个文人郁郁不得志,又不敢明着反抗,只好画了一幅清明上河图缅怀昔日生活了。”
“嗯。”
王观仔细打量起来,十分认同张老的判断。
如果描绘的是元代,那么肯定有蒙古贵族出现,但是纵观全画,作品的画风明显是南宋的风格,尤其是城市的布局,以及市井人物的穿着,特别是骑马坐轿的权贵人家,都是典型的汉人造型。
然而图画的笔款位置,却出现元代的年号,那么充分说明张老的推测没错。图画的作者应该是前朝遗臣,身在曹营心在汉。另外就是图画的笔法十分细腻,人物表情更是惟妙惟肖,千姿百态,各不相同。
这样的风格笔法,一看就知道绘图的人丹青造诣不凡。
“可惜啊,只有年款,却没有署名。”王观摇头叹道:“佚名作品,有些影响它的价格。”
注意,只是影响价格,而不是影响价值。
要知道作者名气的大小,只是决定作品的价格而已,并不能够决定价值。真正决定作品价值的却是作品本身的质量,如果作品质量欠佳,那么就是唐伯虎的画作,价值也不算很高。相反要是作品的质量上乘,就算没有署名,一样有人愿意花大价钱搜罗珍藏。
拍卖会上经常有一些宫廷图画上拍,尽管没有署名,但是照样拍出过亿的天价来。由此可见,作品的质量才是关键。
“缅怀前朝的东西,谁敢留名啊?”
适时,张老笑道:“你又不是不知道,但凡是异族统治下的王朝,往往是文字狱最兴盛的时刻。除非作者不要命了,才会在这画上留下自己的名号。”
“也是。”王观深以为然,现代的敏感信息,最多是审核或屏蔽而已,古代的话,那就是直接抄家灭族的。
“我的东西已经选好了,你呢?”与此同时,张老笑问道:“光看董其昌的仿品而已,或者说你就打算要这件仿品?”
“怎么可能。”王观毫不犹豫摇头否决:“您老是有目标了,直接拿就行了。我现在需要货比三家,速度也快不起来啊。”
“这倒也是。”张老微微点头,然后笑道:“既然如此,要不要我给你指条明路。”
“不要……”
出乎意料,王观居然拒绝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