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从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百六十一章 钻研精神,回到山沟去种田,二子从周,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于是爷爷又去查阅台湾学者黄嘉谟主编的《中美关系史料——光绪朝》,从书中收罗的当时中美交涉各种原始档案里,查到了当时驻美公使伍廷芳的两件收文。”

“第一件是光绪二十八年二月初三日的收文。这份呈文应该早就发出,不过因为飘洋过海,收发时间相差约两个月。”

“伍廷芳称:光绪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一日,美国公使康格致函外务部,称接到本国纽约可伦比亚大学堂娄总教习函,该堂内正在添设中国之学,拟购聚中国书籍存于学堂,并集中华百工所制各物,于博物院中陈列。外交部即行筹备。”

“第二件是次年三月初三日收文。伍廷芳称:已接到南洋大臣来文,拟以《图书集成》一部备送美国学堂;至于博物院所需各种器物,美商在华通商已久,可由美商代为购办。一旦南洋大臣寄到《图书集成》,使馆即行转交哥伦比亚大学。”

李君阁又举手:“等下,刚刚不是还说毕拉吗,怎么第一件收文里边又变成娄总教习了?”

Alie笑道:“娄总教习,即哥大前任校长Seth  L。这事情是由他发起的,但是等一九零二年春,《图书集成》抵达哥大时,Seth  L已当选纽约市长,迎接它的,是新校长Butler了。”

李君阁手扶脑门:“简直搞得跟破案一样,不过好歹是所有扣子都解开了。”

Alie说道:“结合所有这些资料,最后爷爷的结论是:一、此事应是李鸿章病危时所答应。”

“当年慈禧西逃后,任命李鸿章、庆亲王奕劻为全权大臣,在北京主持与列强的谈判,耗尽了此老的精力。《盛宣怀档案选编之七——义和团运动》中记载,一九零一年十月三十日,李鸿章在寓所‘吐血半大碗,中有血饼’,医生诊断为胃出血;十一月月三日,李鸿章‘胃气渐舒,精神略好’。”

“康格致函清廷外务部求书的时候,刚好碰到李鸿章病倒垂危。而李鸿章的签名信,正是他在‘精神略好’这一天所处理。”

“李鸿章在生命中倒数第四天,仍拼了老命处理这个无关紧要的对外交涉事件,目的只是想笼络美国外交官。四天后,李鸿章怀着满腹未了心事离别人间。”

“二、此事与慈禧太后无关。爷爷查阅了《德宗实录》、《光绪朝上谕档》、《光绪朝朱批奏折》、《庚子事变清宫档案汇编》等,未见到外务部就此事上过奏折,也未见有上谕。”

“就目前资料推测,应是在李鸿章身后,由庆亲王或王文韶以外务部名义,咨请南洋大臣刘坤一具体办理。那么,整件事与慈禧太后并无多大关系。”

“三、刘坤一决定以《古今图书集成》一部奉送,其他器物则请美国人自己在中国采购。”..

“四、有资料证实,这部《古今图书集成》本是总理衙门委托上海同文书局影印的石印本。拨款三十八万两,后再加补贴十万两,用上等桃花纸印刷,共印一百零一部。”

“其中一部黄绫装订,专备御览。书印成后,除黄绫本进呈给皇帝外,另提取十部到北京总理衙门,其馀九十部由上海道暂存。”

“到一九零一年冬,该书除四川、广东、直隶等省购置,以及赠送日本一套外,库存尚多,每年要支付仓租、保险、看守等费用四五千两,到刘坤一接手,已耗费四万多元。成为上海道一个沉重负担。”

“既然卖不出,不如送出去。这是刘坤一的真实想法。刘坤接到外务部咨文,要置办中国书籍赠送哥伦比亚大学。便顺水推舟,不但圆满地完成了李鸿章交给他的这次外交任务,还让哥大东亚图书馆从此有了一套引以为傲的藏书。”

“而剩下的几十套,不幸毁于火灾,不过那应该在这件事情之后。”

说完认真地说道:“这才是这套图书真正的来龙去脉。”

李君阁抚掌赞叹:“穷搜毕罗,老伯这是花了多大的功夫,才能从浩繁的资料文献里边抽丝剥茧,得出这个结论?!”

“在得出结论的同时,还让人对当时的清廷外交事务的艰难,地方政府的应付,报文之间的往返格式,甚至当年政府外包业务,印刷规模,耗费资金,中国留学生情况,都有了一系列的了解。”

“这篇论文的价值,不仅仅是还原了一点史实,更在于它揭示了当时的这些方方面面。”

“这么珍贵的论文,居然淹没在老伯那汗牛充栋研究资料里,连我都没有注意过,社科院这次当真是捡到宝了!”

“了不起,实在是了不起!凭借这份钻研精神,五十年如一日,不成为当代鸿儒才真是说不过去了。娃子们啊,这回明白学问该怎么做了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绝世武侠系统

青草朦胧

容景是哪部小说的主角

西子情

周徐纺江织

顾南西

全息海贼时代

罗秦

江织周徐纺

顾南西

男主叫江织女主叫周徐纺

顾南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