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局面,将血,河边草,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有些泄气,又有些不甘,她心不在焉的做完自己该做的,便匆匆离了马场。
回到宿处之后,连夜便写了一封信,第二日便传出国武监,命等在京中的从人快马,送回了金州老家,并开始坐立不安的等待金州回信,其他事情,都被她抛在了一边……
深夜,国武监北边的小楼之中,灯火飘摇。
说实话,这处小楼修的很精致,所以在赵石离开国武监,带领猛虎武胜军东出潼关之后,继任的齐子平并没有换地方,而是继续将这里当作了国武监的中枢所在。
齐子平才干或有不足,但生性豁达,住在此处,又添置了许多东西,待得闲时,便会邀来三五好友,坐在小楼之上,一边饮酒,一边凭栏观望景色,逍遥自在之外,让这里也平添了几分儒雅之气。
不过时过境迁,如今小楼又被旧主占据,粗犷简约才是旧主人的风格,一年多时间过去,这里渐渐的却是被肃杀之气所笼罩。
偶尔走过这里的人,再也看不到凭栏观望,大袖飘飘的文人,看到的只能是跨刀挺立的军人了。
即便是在深夜,这里的气氛也以凝重居多。
而不知不觉间,这座小楼也带上了威权之气,闲杂人等,不再敢轻易靠近小楼,进进出出的人们,也都收敛了往日间的散漫,连个笑模样都欠奉了。
若说前些年的国武监越来越像,那么现在的国武监,就一座军营,而这座小楼,就是军营中军主帐。
这样的变化,并非人人都喜欢,一年多来,连续有生员自动退学就是明证。
但国武监的治学之风,也一下子变得鲜明了起来,这无疑是一处武人的地界,也许并不拒绝人们读明理,但这里,将注定不会出现浪漫的诗人,饱读诗的莘莘学子,生员们在校场上挥洒的汗水,让这里变得刚硬非常,并迅速向粗鲁蛮强堕落xiàqu。
而对于将国武监在一年多时间里,便整饬的面目全非的赵石来说,这还只是个开头罢了。
国武监已经建立了十多年,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军人不说,还出现了一批正经的官场中人。
除了那些因为战时需要,最终武职转为文职的地方官吏外,在京师之内的工部和户部,都有着国武监出身的官吏存在。
在影响力渐渐扩散的情势之下,得陇望蜀之心,也就悄然而然的在他心里滋生了出来。
军人,需要争取更多的社会地位和尊重,而非只被文人们当做夜壶来使用,而他的经历也决定了,他完全的明白,军人若想做到这一点,不可能靠什么军事政变来完成。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慢功夫,连他自己都不zhidào,到底能走到哪一步儿,但既然有着这样的机会,他却也不会放过。
如今的国武监,其实就是他实现这个目标的工具。
非凡的政治抱负,过于长远的谋划,这些跟他本人都是无缘,这不过是一次尝试,可能完全出于军人的本能,或者也许是出于军人的荣誉感吧?
赵石本人其实也没那个心思去学文人们,无病呻吟上几声,抒发一下自己忧国忧民的畅想,实际上,权势带来的影响,在其中才是最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此时,小楼二层宽敞的厅堂之中,权势又上了一层的赵石,正忙里偷闲的跟自己的心腹对饮。
“枢密又发来了文函,询问大帅何时回京,大帅您看……”杜橓卿一边给赵石倒着酒,一边状似无意的说着。
“不用管它。”赵石淡淡回了一句,他也刚回到国武监不长的时间,长安城里依旧有些混乱。
这是朝堂更迭太大所致,而且还会持续一些时日,不过乱也乱不到哪里去,让皇帝bixià以及朝臣们头疼的绝对不是这些,而是朝堂上的这番混乱,延及地方,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说实话,那些封疆大吏们的姿态,远比现在朝堂上闹的正欢的那些人要来的重要的多。
大秦在扩张过程中,还远远达不到各地归心,天下太平的时节,那些封疆大吏,军中将领们,一旦察觉出皇权有了软弱的迹象,生出什么旁的心思,真的是再正常不过了。
所以,将要成行的太子巡游之举,好像一下便有了别的味道。未完待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