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蓝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7章 幽会,唐朝好地主,木子蓝色,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信送出后,张超有些患得患失,万一真的见了面,细谈之下发现这姑娘性格和自己不和呢,万一她是个唐朝名门跋扈女,这怎么办?

婚期都定在了腊月初九,就算到时老爹出征在外,延期,也拖不了多久的。

张超祈盼着对方是个好姑娘,不求有多么贤惠,但愿能有赵四娘这样就好。不知为什么,张超突然想到了赵四娘。

赵四娘挺不错的,知性却又精明,不妖不艳。

摇摇头,把这些想法赶走,自己可不能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

第二天,张超特别跑到青龙寺去踩点,给寺庙捐了不少香油钱,又上了不少香烛,青龙寺的知客僧非常高兴,还引张超见了主持。

张超说到自己曾经也是和尚,还说自己师傅是三藏法师。

主持自然没听过三藏法师的,但听说张超是翼国公秦叔宝义子后,还是非常热情的。长安城里寺观众多,青龙寺只能算是一般的寺庙。

尤其是如今李氏当国,尊崇老子为祖,尊崇的是道教。

张超提出想要一间客房,在这里修行几天。

主持直爽的答应了。

张超给的香油钱,住长安最好的客栈都够了。

张超直接就住在了青龙寺。

每天寺里转转,见佛烧香,也和僧人们聊聊天,有时遇到一些不错的香客也会聊聊。

转眼就到了第三天。

十月初九。

张超望穿秋水,终于等到了崔十三娘。

崔十三娘出门前,已经向崔善福禀报过,崔家家规严格,没有出仕的子弟和未嫁的女子,是不得随意出门的,出门必须得请示批准。

崔十三娘最近和王氏闹的很僵,崔善福也有些不喜欢十三娘,觉得这姑娘不懂事。马上都要嫁到张家去了,那张家也是个有钱的,你还老惦记着家里的嫁妆做什么。

不知道家里也挺辛苦的,好多老家底都没了。家里儿子多,女儿也多,都到了差不多婚嫁的年龄了,儿子得出娉礼,女儿得出嫁妆。

给儿子娶亲,准备大笔娉礼,虽然媳妇娶过门也带来很多嫁妆,可是习俗惯例,媳妇的嫁妆是属于她自己的私人财产,连丈夫都无权动用的,这笔嫁妆是等将来给她儿子娶亲和给女儿出嫁做陪嫁用的。

说白了,给儿子娶亲,特别是门第婚,得花费至少百万,但媳妇的陪嫁不管有多少,他却都用不了。而嫁女儿,又得准备起码数十万的陪嫁,女婿家给的娉礼,最后差不多都是给女儿添置嫁妆的。

总之,就算是崔氏这样的大户高门,娶媳妇嫁女儿,也是得花费很大的。

崔善福本身不是崔氏大宗,他迁到京城后等于就从郑州房第五支分出来了,家业都靠自己置办。经历战乱,家底子其实很薄,要不然也不会卖婚了。

郑氏和王氏先后上门,都带了不少的嫁妆过来,都是帮着补贴家用的。现在女儿要出嫁,要把郑氏的嫁妆全带走,崔善福舍不得,王氏更不愿意。

闹到现在,王氏已经跟他说了,郑氏的嫁妆一定得留下,而且不会给十三娘准备嫁妆。

用王氏的话说,张家不过寒门小户,不给嫁妆他们也不能怎么样。

不过这几天崔善福却有些犹豫了。

张三郎一张曲辕犁就给张铁枪挣了个男爵,还给自己得了个勋官。想他崔善福,名门世族子弟,倒现在都还没有一个爵位呢。

他觉得以前还真小看了张家。

女儿要去上香,崔善福想想便还是答应了,也许以后跟女婿那边还得多来往呢。

崔家的马车一到山门,张超就收到了通知,栓子已经在这里蹲了三天了。

柱子和栓子成功接头,两人现在是张超和崔十三的联络人,熟悉的很。

崔莺莺先去大殿拜佛烧香。

然后栓子告诉红线,说张超在竹月轩等她。

竹月轩是青龙寺一角,那里比较幽静,经过樱花长廊就到了这里,因为张超跟僧人打点过,因此这里暂时就不会有人来打扰。

崔十三娘把仆妇们留在前边休息,然后只带着红线来到竹月轩。

冬日里一片青翠的竹林下,张超已经把那座小亭子做了些工作,有布幔围住挡风,还烧了炭炉子,桌上还准备好了茶和一些点心。

崔十三娘缓步过来,张超起身迎接。

她似乎有些紧张,没有上次在崔府时那么的洒脱。

“还以为你不来了,我都望穿秋水了。”张超为她拉开椅子,微笑着说道。

推书:《山寨大唐日常》:种种田、泡泡妞,没事带着几个狗腿子逛逛青楼、调戏调戏良家,这就是尚涛的日常……(未完待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刘默赵小云

佚名

魔性游戏

寒冰王子

蓝汐任裴风小说名字

淘气的爪子

我为书狂

脑白金作家

秦湛毕夏

鱼小磊

仙道真

轮回我们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