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撒说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九回 二龙不相见 中材之主乎,乱扯西游释厄传,凯撒说书,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笔趣阁 最快更新乱扯西游释厄传 !
一念才生动百魔,修持最苦奈他何!但凭洗涤无尘垢,也用收拴有琢磨。 扫退万缘归寂灭,荡除千怪莫蹉跎。管教跳出樊笼套,行满飞升上大罗。
总感觉这个诗词有点不对劲,尤其是“但凭洗涤无尘垢,也用收拴有琢磨”,这到底是说的谁呢?一般的理解是猴儿几个,现在又消除了些魔,还需要继续努力。但是不是也同时在感慨严嵩呢?是不是老吴也认为严嵩或许是被冤枉了,所以才在西游记里面,将大鹏给做了如来佛祖的护法,凡作好事,教他先祭其口呢?
这个,还真判断不清楚的啊。狮驼这一段,或许是个难以全部破解的谜团。
话说孙大圣他们这一天来到一座城池,原唤比丘国,今改作小子城。唐僧疑惑道,“既云比丘,又何云小子?”八戒道,“想是比丘王崩了,新立王位的是个小子,故名小子城。”唐僧道,“无此理,无此理!我们且进去,到街坊上再问。”沙僧道,“正是,那老军一则不知,二则被大哥唬得胡说,且入城去询问。”
我们看,沙僧现在说话正常多了,虽然是有点小讽刺猴儿,但也说明沙僧和众人的关系,已经很像一家人了,比较随意了的。
师徒四众看见家家门口一个鹅笼,原来里面坐的都是小孩儿!不由得疑思不定却到了金亭馆驿。沙僧的话明显也多了些,“正是,正是,快进去耶。”
驿丞出来迎接,说是须待明日早朝,才能倒换官文,今晚且于敝衙门宽住一宵。唐僧就问那蹊跷之事,驿丞道,“此国原是比丘国,改作小子城。三年前,有一老道携一年方一十六岁形容娇俊貌若观音的小女子,进贡与当今。陛下爱其色美,宠幸在宫号为美后。近来把三宫娘娘,六院妃子,全无正眼相觑,不分昼夜,贪欢不已。如今弄得精神瘦倦,身体尫羸,饮食少进,命在须臾。那进女子的道人,受我主诰封,称为国丈。国丈有海外秘方,俱已完备。但只是药引子利害,单用着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煎汤服药,服后有千年不老之功。这些鹅笼里的小儿,俱是选就的养在里面。人家父母,惧怕王法,俱不敢啼哭,遂传播谣言,叫做小儿城。此非无道而何?长老明早到朝,只去倒换关文,不得言及此事。”
呵呵,老吴太坏了,拿观音来开涮啊。不过现在也就明白了,吴老爷子是在映射明朝某个荒唐皇帝的了。具体是谁,咱们往下看,慢慢分析罢。
唬得个长老骨软筋麻,止不住腮边泪堕,忽失声叫道,“昏君,昏君!为你贪欢爱美,弄出病来,怎么屈伤这许多小儿性命!苦哉,苦哉!痛杀我也!”
啊,唐僧的反应好强烈呀,虽然可以理解,但是估计这个明朝皇帝跟唐僧的映射关系不浅的。那个皇帝的人选范围在进一步缩小中。
八戒沙僧都劝师父,猴儿也道,“明日等老孙同你进朝,看国丈的好歹。如若是人,只恐他走了旁门,不知正道,徒以采药为真,待老孙将先天之要旨,化他皈正;若是妖邪,我把他拿住,与这国王看看,教他宽欲养身,断不教他伤了那些孩童性命。”
从悟空的话里,说明老吴对这个皇帝的看法还很有些不错,初步判断这还是在映射嘉靖皇帝朱厚熜,因为猴儿说的最后一句“教他宽欲养身,断不教他伤了那些孩童性命”。
三藏闻言,急躬身反对行者施礼道,“徒弟啊,此论极妙,极妙!但只是见了昏君,不可便问此事,恐那昏君不分远近,并作谣言见罪,却怎生区处?”
唐僧的话里就透露了这个皇帝很是有自己主见的,更加认定就是明世宗皇帝。
大圣行者笑道,“老孙自有法力,如今先将鹅笼小儿摄离此城,教他明日无物取心。地方官自然奏表,那昏君必有旨意,或与国丈商量,或者另行选报。那时节,借此举奏,决不致罪坐于我也。”
哦,嘉靖基本确认了,那个国丈不是邵元节就是陶仲文,非二人莫属啊。
大圣出得门外,拘来那城隍还有小守护神们来,将小儿连笼都摄出城外。唐僧和悟空便到朝中打算倒换关文,国王喜道,“远来之僧,必有道行。”教请进来。
唐僧进去,国王给取宝印用了花押。忽然那个国丈就来了,阶下众官都拱接,齐呼国丈进王朝。那国丈到宝殿前,更不行礼,昂昂烈烈径到殿上。国王还得欠身先说话,唐僧给人家施礼,但是国丈根本就不理睬。国王给介绍了唐僧来意,国丈笑道,“西方之路,黑漫漫有甚好处!”
老吴的词儿是真叫个层出不穷,花样百出,就是在调侃佛家啊。唐僧紧忙吹嘘了一番当和尚的好处,其中几句话颇为有趣。“若云采阴补阳,诚为谬语,服饵长寿,实乃虚词。只要尘尘缘总弃,物物色皆空。素素纯纯寡爱欲,自然享寿永无穷。”
果然老吴是在往嘉靖意图长生壮阳那里扯哩,这个国丈应该是陶仲文了的。
那国丈闻言,付之一笑,用手指定唐僧道,“呵,呵,呵!你这和尚满口胡柴!……三教之中无上品,古来惟道独称尊!”那国王听说,十分欢喜,满朝官都喝采道,“好个‘惟道独称尊’,‘惟道独称尊’”。
陶仲文的确是个道人,但没有出家,也有老婆孩子的。明史也有记载这个人,陶仲文,初名典真,黄冈人。他曾在罗田万玉山受教符水诀,与邵元节交好。
嘉靖年间陶仲文曾经做过小官,后来和邵元节交好,推荐给皇帝。“寓节年老,宫中黑眚见,治不效,因荐仲文于帝。以符水噀剑,绝宫中妖。庄敬太子患痘,祷之而瘥,帝深宠异。”可以看出来陶仲文也懂得方士那一套的。
后来嘉靖移居西内,日求长生,就不怎么上朝了,只有陶仲文能够被接见,嘉靖称其为师。
过了几年都御史胡缵宗犯事下狱,株连数十人。偏巧第二年春天气候特别反常,嘉靖就问陶仲文是怎么回事。陶仲文说可能是有冤狱,得下雨才行。方解。于是嘉靖就批准了胡缵宗案件从轻处理,果然不久就下雨了。
仲文得宠二十年,位极人臣。然小心慎密,不敢恣肆。
明史评价陶仲文还是比较客观公正的,陶仲文本人并没有对嘉靖做出过太过分离谱的事情,也没有迫害过大臣,相反倒是也算做过一些好事的。
至于陶仲文是否向皇帝进献过****或是长生药物,凯撒的答案是应该没有。从有限的史载看出,嘉靖皇帝服食药物,令大臣们找人炼制丹药甚么的,是的确存在的。但没找到吩咐陶仲文办这些事情的确切证据,包括嘉靖年间的“壬寅宫变”中人们猜测的关于服食红铅导致迫害宫女,因为老陶根本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皇帝一点也没有怪罪过他,还是宠爱如初,甚至更加信任。我们来推测,陶仲文是很懂一些医术的,给皇帝吃一些适宜的进补药物,是很可能的;老陶的为人谨慎,虽然会炼制丹药,但肯定不敢给嘉靖用。还有一个揣测就是,陶仲文和皇帝说,采集丑时的雾水可以延年益寿。但需要处子跪在地上,双手托芭蕉叶(太阴之精叶)来收集。说得容易,做起来难啊。让一个女孩儿天天跪在冷硬的地面之上,半夜里托举至少两个小时(尤其是在深秋和寒冬嘉靖也不肯中断,因为据说这个时节的雾水最好),是的确惨无人道的。这个或许就是导致“壬寅宫变”表面上的主要原因,陶仲文是应该负有责任的,老吴并没有过于冤枉他,何况在书里也没有将国丈给置于死地。
那么到底是谁给嘉靖呼风唤雨,炼丹药,服食红铅秋石呢?是段朝用、龚可佩、蓝道行、王金、胡大顺、蓝田玉、王金、何廷玉、左正一、罗万象、陶世文、陶世恩、陶仿、刘文彬、高守中等人,其中陶世文、陶世恩是陶仲文的孩子。
那么为什么老吴还要将国丈映射为陶仲文呢?这个谁让老陶有俩逆子哩,王金、陶世文、陶世恩是后来老陶死后,约在1564年的时候给嘉靖进献的壮阳药物,结果皇帝吃了,开始的时候,还行,药物猛烈,非得御宫女方才可解,后来边就越来越糟,估计也算是死在这个药物上面了。那老吴肯定是将陶仲文及其儿子还有王金等人给合并了(或许也还有邵元节在内),就成了这个国丈了。
明史记载,邵元节,贵谿人,龙虎山上清宫道士也。宁王宸濠曾经打算让他去王府供职,但是他坚持不肯。嘉靖因为听了内侍崔文等人的鼓动,就派人请邵元节入京。这次,邵元节就痛快的去了。
邵元节对天气预报还很精通,能把握机会,祈祷雨雪,多有灵验,深受皇帝喜爱。于是嘉靖令其总领道教,显赫多年。
邵元节曾经回龙虎山一趟,路上有大学士李时的弟弟对其不恭敬,回来就给告了一状。皇帝大怒,将李时的弟弟给下狱了。
邵元节运气挺好,给皇帝祈祷上天,结果嘉靖接二连三的生了几个儿子,因此被封为礼部尚书啊。
邵元节虽然没干涉朝政,但是给李时的弟弟告状,这个是其死后倒霉的一个原因,隆庆将他写的书都给封禁了。
还回来看书,唐僧一看,那只好先走了,猴儿却留下来听听国丈说什么。
国王知道各家鹅笼里小儿不见了,又惊又恼。国丈笑道,“那小儿之心,只延得陛下千年之寿;而唐僧肉就可延万万年也。”那昏君如其言,即传旨,派兵围住馆驿。
悟空赶紧回去报信,唐僧一听,唬得三尸神散,七窍烟生,倒在尘埃,浑身是汗,眼不定睛,口不能言。
果然,此时唐僧映射的就是嘉靖皇帝。
悟空便出主意,八戒弄了自己的便溺,和了一团泥,做了个泥脸,猴儿将唐僧变作自己的模样,自己却变成唐僧了。八戒虽然坏,但是没有老吴损,吴老爷子这是在将唐僧和悟空都给折腾了一下子啊。
国王派来的兵将把猴儿变的唐僧给抓走了,国王和国丈就要假唐僧献出自己的黑心来。
注意看老吴是如何描写的,“假僧将那些心,血淋淋的,一个个捡开与众观看,却都是些红心、白心、黄心、慳贪心、利名心、嫉妒心、计较心、好胜心、望高心、侮慢心、杀害心、狠毒心、恐怖心、谨慎心、邪妄心、无名隐暗之心、种种不善之心,更无一个黑心。”
一看就明白了,老吴是如何损佛家的,一个是“假僧”,按说应该写“假唐僧”,为什么用“假僧”这个词,无语了,只能嘿嘿笑了;一个是写了“假僧”有一大堆不良之心啊。
这还要再说吴老爷子是崇佛儿的话,是不是也太说不过去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