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6章 推广南洋水稻,大唐孽子,南山堂,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夏天的草原,蚊虫非常的多。
黄河周边的草原,是最肥沃的草原。
自从贞观四年李靖带领大军灭掉了东突厥之后,薛延陀在真珠可汗夷男的带领下,接管了大部分东突厥的地盘。
而东突厥原来的人马,基本上都南迁到了黄河以南,作为大唐边疆的屏障。
这个策略,要是放在后世,肯定是很被人诟病的。
不过,结合当时的情况来看,倒也不能算是失败。
整体来说,贞观一朝,投降后的东突厥贵族还是比较听话的,对大唐也算比较忠心,基本上起到了边疆的屏障作用。
“可汗,前面就是东突厥一个三千多人的大部落所在地,就让孩儿带兵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吧。”
曳莽作为真珠可汗的长子,这一次也是亲自跟着夷男出征。
原来,自从去年大唐采取了“推恩令”的手法之后,夷男对薛延陀的控制力大为下降。
为了避免局势进一步的恶化,他果断的挑起了薛延陀和东突厥的矛盾。
先是双方不断的有一些小冲突,到现在,夷男干脆就亲自率领大军去攻打东突厥了。
“区区一个三千人的部落,就不劳动大哥你出手了,小弟来搞定就行。”
夷男的嫡长拔灼不甘落后。
对于薛延陀来说,哪个部落攻打下来的地盘,里面的东西大部分都是归这个部落所有的。
换句话说,如果曳莽打下了这个三千多人的部落,那么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就是他得到了一批牛羊和俘虏,实力上了一个新的小台阶。
拔灼自然也是很清楚这个情况的,所以才会每一场战事都要争夺。
草原上的战事,往往都是发生在秋天,这个时候,牛羊马匹都长了膘,牧民们也都开始闲了下来。
但是,这一次,夷男却是忍不住在夏天就出兵了。
实在是再不来点动作,今秋天,薛延陀自己内部可能就要打起来了。
不过,这么一来,战事必然不会持续很久,东突厥毕竟是有大唐罩着,夷男还不敢完全跟大唐翻脸。
“你们不用争了,一个从左边进攻,一个从右边出发,一起上吧。”
夷男自然也是知道自己两个儿子心中的小心思,所以干脆就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得了夷男的命令,曳莽和拔灼各自领着一万大军,朝着东突厥的部落而去。
在渭水旁边,有几百亩水田显得格外的扎眼。
离中秋还有两个月呢,金黄色的稻穗就在微风中不断的飘摇。
金黄金黄的,就像是谁在田地里铺了一层金子。
“王爷,这南洋来的稻谷,果然很不一般啊,居然这么早就成熟了。”
王玄策跟在李宽后面,在稻谷收割前,亲自确认一下情况。
因为气候的原因,李宽并没有大量的让人在水田里种植双季稻,只是安排了几百亩用来试种。
这些试种的稻田,秧苗都是在暖棚里育种的,算是节约了一段时间。
要不然,长安城周边,还真不是双季稻的最佳种植地。
如今长安城的早稻都已经熟了,想必安排在杭州和明州种植的应该也差不多了。
“嗯,熟是熟了,不过这稻穗还是不够长啊。”
李宽在大唐还是第一次看到水稻,但是作为农村长大的娃,对水稻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
像是后世比较优质的水稻,单单稻穗就长度可以达到十五厘米,甚至更长,并且粒粒饱满,亩产轻松达到千斤。
但是眼前这些水稻,虽然王玄策觉得很惊喜,李宽却是觉得还是不行啊。
这产量,绝对是连后世的一半都不到,撑死了就亩产两三百斤稻谷吧。
“王爷,这已经非常不错了,听种过水稻的江南商人说,我们的水稻比他看见的任何地方都要长得好。”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王玄策显然不理解为何李宽还是不满意。
“算了,好歹是解决了两季种植的问题,一年下来也有四五百斤的产量,比粟米还是要强很多的。”
大唐的水稻,哪怕是南洋的稻种,跟后世的杂交水稻还是没法比的。
这么一想,袁院士还真是大功臣!
“那属下就安排人手明天收割了,需要邀请户部的戴尚书一起过来看一看吗?”
王玄策很清楚李宽推广水稻种植的目的和决心。
这早稻已经熟了,虽然晚稻的秧苗还没有开始插,但是几乎可以预见双季稻是确实存在,并且可以在大唐推广的了。
“嗯,也给房相和温相送一张帖子过去,看他们是否感兴趣。”
要让水稻以最快的速度在大唐普及,李宽不准备采用推广菘菜的方法。
实在是粮食太重要了,而这个年代的粮食产量又实在是太低了。
普通农户的抗风险能力非常的低,一有饥荒就得出灾民。
楚王府种了很多水稻,这不是什么新闻,长安城随便哪个人都听说过。
不过,眼下还是六月份,李宽既然就邀请自己去看水稻的收割,这让戴胄和房玄龄都觉得怪怪的。
不过,考虑到楚王府怪事多,他们倒是都在第二天下朝后来到了楚王府别院。
然后在李宽的亲自带领下,来到了早稻田旁边。
“这南洋的稻种,还真是有点不一样,居然这么短时间就熟了。”
看到眼前金黄金黄的一片稻田,房玄龄有点吃惊。
居然真的熟了!
要知道,从插秧到现在,也就是三个多月而已,正常种植粟米的话,基本上是需要五六个月才能收割的。
虽然还不确定是不是真的还能成功的再种植一季,不过房玄龄已经有点惊讶了。
李宽不以为意的说:“早稻早稻,要是不能早熟,那就会耽误晚稻的种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