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之清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28章 莫名消失的马岱,最后的三国,风之清扬,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结合姜维之前的种种表现,刘胤只能归结于和姜维有仇的缘故,当然这个仇并不是自己结下的,也许是父辈们之间本早已存在的仇怨。
姜维并不是一个心胸豁达的人,这一点刘胤很清楚,姜维为人好立功名,阴养死士,不修布衣之业,费祎虽然是郭循刺杀的,但如果说这和姜维没有任何的关系,那也是经不起推敲的。
费祎被刺,对于蜀汉政坛而言,可是一件不得了大事,但论其实质,却很难不让人置疑刺客郭循的动机。
如果说郭循是受魏国的指派,从刺杀前后魏国朝廷的表现来看,似乎是对此一无所知,更何况,杀掉一个保守派的大鸽子,而换上一个主战派的雄鹰,完全是不符合魏国的利益的。单纯从郭循本人的角度而言,无论成败,都是必死之举,这种行为,完全符合死士的作派,慷慨赴死,一去不回头。
这边姜维阴养死士,那边郭循刺死费祎,而这个郭循,又恰恰是姜维从西平之战中带回来的俘虏,无论如何,他都脱不开这千丝万缕的联系。
看看三国志中是如何记载这件事的后继的:十六年春,祎卒。夏,维率数万人出石营。短短十几字,姜维那迫不及待的欣喜心情昭然若是,路人皆知。在费祎主政的时期,姜维的军事行动受到了极大的遏制,所派给他的兵马,常常不足万人,姜维的北伐行动是举步维艰,如果姜维没有费祎心生怨念,那才是奇哉怪事。充足的动机,脱不了干系的杀手,这一切说姜维无辜,能说得过去吗?
虽然这已经是一场尘封多年的公案,随着郭循的当场身死,也就不了了之了,但许多人依然是记忆犹新,现在刘胤品味起来,都觉得有些不寒而栗。
费祎之死,归根结底是死于利益,是死于权力相争,而今天,季汉朝廷似乎又要步当年的后尘,在看不到硝烟的要力相争之中,又人有多少人来殒命?
刘胤忘不了的是,当年初见姜维是姜维听说他身份之后的诧异眼神,眼神之中那怨毒仇视的光芒让刘胤此生都无法忘怀。
姜维与自己的父辈,究竟会有怎么样的仇怨呢?
按理说,父亲是安平王刘理,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过世了,何况他一直是呆在成都的安平王府之中,姜维则是在军前边关效力,似乎两人不该有什么过节才是。那么,是母亲马家这边和姜维有仇吗?
那几乎是更不可能了,母亲马王妃只有一弟弟马承,继承了马超的爵位,只是未到成年就夭折了。至于马超,马超是刘备称帝后的第二年就死掉了,而姜维归汉,则是建兴六年,也就是马超死后五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的事,两人从无交集,更谈不上什么恩怨了。
想到这里,刘胤突然地想起马超还有一个从弟马岱,那可是一直在军前效力的,难不成是他和姜维有什么恩怨吗?
谈起马岱,刘胤自然不会忘记魏延之死,当年诸葛亮死后,魏延杨仪争权,马岱奉诸葛亮之遗命,伏杀魏延,避免了蜀军的分裂,因功而被封为了平北将军,陈仓侯。
但是关于马岱的记载,似乎到这儿就结束了,三国志不曾为他立传,马岱是何时死的,因何而死,都无人所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