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的青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一章 震天雷,蛮匪,坐井观天的青蛙,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笔趣阁 最快更新蛮匪 !
邓云话毕,姐妹俩都是乖巧地点了点头。就在此时,忽然外头有人在报,说刘都统派人来召。邓云闻言,面色一震,向秦氏姐妹甚是严肃地说道:“看来我军出发之日,已是近在眼前。行军艰辛,到时人多杂乱,我不能时时刻刻照顾你俩,你俩可要多做准备,莫要到时措手不及,出了乱子。”
邓云说是严肃,但语气里却有着浓浓的关切味道,听得秦氏姐妹都是感激不已,芳心触动,两双大眼晃动着阵阵水光。邓云被这两个娇滴滴的小美人这般煽情注视,只觉好不自在,急交代一声,转身便走。秦氏姐妹反应过来时,见邓云半个身子已出了帐外,连忙齐声疾呼‘将军慢走’。
须臾,脚步声已然渐渐远去。秦娇儿满脸幸福和不可思议的神情,笑得像是开了花:“老爷待我俩姐妹真好!就如他所说,就像一家兄妹似的。而且他跟其他人都不同,对我俩姐妹全无丝毫非分之想。”
秦秀儿听了,不禁想起那夜的羞事,顿时面色红得像个熟透的苹果。待秦娇儿来问是与不是,秦秀儿却是支支吾吾地回答不出来。
“嘿嘿,姐姐,你的脸怎么这么红呀?莫非又是在想那夜里的事?”
秦娇儿一笑,月牙般的眉头都弯了起来。秦秀儿被说中心事,吓了一跳,惊慌失措,连说不是。秦娇儿却是不信,咄咄相逼,惹得秦秀儿只好出杀手锏,一把扑住秦娇儿,挠得她又是发笑又是求饶。
且说,邓云来到皇宫偏殿,只见刘延庆还有韩世忠早已在谈话。两人见得邓云,连忙招呼。邓云赶来,拜礼毕,便听刘延庆笑问道:“龙蛮子,你的军队现况如何?”
“回禀都统大人,早在半月前末将已分编完毕,如今各部人马都在操练,已颇有成果。”邓云面色一震,凝声而道。
“好。本都统近日收得情报,说有不少辽人余党,在新州、武州一带聚拢残部,又拉拢了不少百姓,为免其势力愈大,本都统正欲命你起军赶往讨伐,平定新、武两州。再者,金人野心磅礴,你当速整防线,以备金人偷袭。有何需要,即管与老夫提出。”刘延庆眼神赫赫,语气里又带着几分沉重。邓云闻言,心头一震,沉吟一阵后道:“我听说宫内有数十尊火炮,都统大人可否赠我数尊?”
“火炮?哦!你是说震天雷吗?”刘延庆一听,神色一变,说罢便沉吟下来。原来这震天雷威力极大,与宋朝的火炮相差甚远,而且也先进许多。因此这些震天雷都是极其宝贵,价值连城。何况他还听说,金人攻打辽人时,前前后后夺取了近数百尊震天雷。那金帝阿骨打雄才伟略,如今已命金国上下铁匠开始研发。不出数年,恐怕金军之内便能广泛配置。想金人本就彪悍,再有这些威力巨大的震天雷,大宋如何抵挡!刘延庆本想将这些震天雷尽数送回,务必求得迅速研发,以为将来紧要之需。
邓云面色一紧,心里却是记起当年他在《辛巳泣蕲录》,见过有关火炮的记在。在嘉定十四年,金兵攻打蕲州时,就已经广泛使用。书上还记载,当时火炮打到知府帐前和卧室中,其声大如霹雳,一宋兵被金人铁火炮所伤,头目面霹碎,不见一半。后来到了宋元时期,火炮更是成为战场上的主要武器。宋史中曾记载,在开兴元年,号称无敌的蒙古军攻打汴京时,而金兵就是用这震天雷把守城池,并用铁绳将震天雷从城上吊下,炸毁蒙古军的攻城器械‘牛皮洞子’,击败蒙古军的无敌铁骑。
又据书中描述,这震天雷的威力无比巨大: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爇围半亩之上,火点著甲铁皆透。邓云身为后世之人,深明这火炮到了最后更是会成为左右战局胜负的重要军器。而邓云少年求学阶段,曾出国深造数年时间,对这火炮旧时代军器的研究也有涉及。虽然邓云如今也记得不太清楚,而且如今这个时代尚是落后,许多材料难以寻得,不过邓云却有信心,经过一段日子的尝试后,定能够将这震天雷的威力再加以改进。而如今宋朝的火炮,还停留在类似用投石车的方式,将炸弹安置在上,再加以投射,这种火炮不但笨重,而且容易点燃,一旦受到袭击,躲避不及,周边炸药爆炸,四周兵士都要受到牵连,因此宋朝的火炮少之又少用在战场之上。倒是辽人比较注重军器的发展,研究出这震天雷,已有几分类似后现代的大炮摸样,由铁皮制造,口子较小,只不过还是十分笨重,不利于搬动。
“都统大人放心,这几尊震天雷我定会好生爱护,不到万一,绝然不会使用,待金人一退,我便立即奉还!”邓云却是只要一段时间来拆解这震天雷,凭他后世的经验,应该不用多久便能画出图纸,有了图纸,他便可加以改进。当然要何时才能将震天雷的改进版制造出来,邓云却没有个实在把握。
“嗯。看来龙蛮子你也看出这震天雷的厉害,别看这些铁疙瘩笨重,老夫可曾暗中试过这铁疙瘩的厉害,那可震声如雷,炮打之地,浓烟骤起,一看便是个大坑!”
刘延庆想起那日情景,不禁神色更加深沉,沉声又道:“还有,若是日后这种铁疙瘩广泛用于战场之上,到时恐怕非人力可敌之!而且死伤之数,定会超出以往许多!!据老夫所知,如今那金帝阿骨打已耗费了无数钱财,又加以重赏,聘用全国名匠研发。各地好匠蜂拥而去,其中还有不少是我宋国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