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朝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二六章 大事,兰陵风流,君朝西,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最快更新兰陵风流最新章节!

申王与霍王离去,辰光已过酉时。

“神佑,你出宫后就去嘉国府上……”圣人低声吩咐女儿。

“阿爹,我明白。”李翊浵扶着圣人走出太液亭,乘御船出了太液池,坐肩舆仍从东内苑的延政门出宫,过了宽阔的横街就是长乐坊,回府后,她换了件衣衫,便悄然去了嘉国公主的府上。

圣人御驾回到寝宫,已经过了酉时三刻,便召太子入宫,共进晚膳。

这是父子俩联络感情的时候,自从圣人册立秦国公主后,圣人与太子的父子感情就急剧升温,除了每日教导政事外,隔三岔五还会召进太子用膳,内侍前去东宫传旨的时候,东宫诸人都觉得寻常。

太子乘舆入了内宫。

入夜戌正二刻,东宫内侍回禀太子妃:圣人与太子叙话太晚,留太子在宫中歇寝,今晚不归。——这也寻常,这一年来圣人孜孜教导太子,有时辰光太晚,就会留太子在宫中歇寝。

东宫便落钥,不再留门。

……

在紫宸殿的清静阁内,太子经历了一番荡转轮秋千似的心上心下的过程,听父亲讲完整件事,额头上和内衫上全是冷汗,只觉后怕不已,但从昨晚起就悬荡的一颗心在胸腔子里却安定了,不再因为不明情况的猜测担忧害怕而着不了地。

秦有自去茶水间端了热巾子给太子递上擦汗,又用干燥的大毛巾,给太子的后背隔着,以免冷汗着凉。做完这一切,又无声的退立到门边。

圣人负着手在清静阁内走来走去,冷声说道:“事到如今,已经很明显,这是一个陷阱,一个针对昭华的陷阱。”深邃的眼中闪着利芒,“对方已经知道,我们在怀疑他们研制禁药,并查到了他们在南部湾的基地,索性放弃这个基地——以这个基地为代价,布下诱杀昭华的陷阱。”

他目光更加寒森,“那么庞大的一座火山岛,不可能只在几个洞眼埋下炸药就能完全炸塌,必须全面铺点,这不可能是临时所为——当昭华他们进入火山口时,那座火山就已经是提前布置的布满炸药的炸药山了。”

太子握拳,“他们是要昭华粉身碎骨啊!”

虽然对军器监研究院的火药成果不是完全知悉,但太子也能推想到,要造成这样一座火山垮塌,需要的炸药量必定是惊人的,很可能要达数万斤甚至十万斤之巨,而对方不惜暴露隐藏几十年的秘研火药的秘密,并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就是要昭华万无一失的死!

太子感觉到了深深的危机,就好像有无数恶意的狼群在盯着他的女儿,随时准备扑出致命的一击。这次不成,那下一次呢?

圣人的神色严峻,“如今他们处心积虑想对付的,就是昭华。昭华一日不死,他们就一日不安。如果昭华这次大难得脱,他们以后的动作可能会更加疯狂。昭华不畏艰险、遇难即上的性子也给了他们谋算的机会。”说到这里,圣人深深叹口气。

太子对李毓祯这一点也很头痛,却还是为女儿辩解一句:“她是修剑道的,总不能畏难而退。”

圣人哼一声,“你还为她辩解,就是你纵出来的。”

太子心道:难道您没纵她?还有齐王那些刺杀难道不是您纵容出来的?但他性子宽和孝道,即使对父亲挑选皇嗣的冷酷方式很有看法,却不会当面对父亲口出怨言。怪责到底,还是自己的身子骨不好,否则父亲何以在择嗣上这般艰难,而不得不行险峻之道?也不必服用延寿丹燃烧寿命来强健精力了。

太子想到这件事便泛起悲戚,诚恳的向父亲道歉,“阿父,是我的错。”

父子俩说的不是一件事,但感情却是相通的。

圣人目光温和下来,说道:“这也怪不得你。昭华任性起来,就是个犟牛犊子,谁都拉不转。”他无奈的用了句民间俗语,又走了几步,语气沉缓的说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昭华必须有君子的重负,才不能这么任性,以身涉险。”

圣人说的“君子”,显然不是儒家说的“君子”。

君子者,君与子——帝君与太子。

太子看着父亲,神情惊讶中又有着平静,恭肃的道:“您已经决定了?”

圣人说道:“朕意已决。”

太子起身跪下,没有谦逊的话,也没有推辞不受的言辞,叩下头去,沉静的声音说道:“孩儿明白。谨遵君父旨意。”

圣人看了他一会,满意的说道:“太子,你很好。”

昭华有你这样的父亲,很好。

朕有你这样的儿子,也很好。

***

次日是初二,七月已经过去,进入了八月。

圣人自从册立秦国公主后,便不再五日一朝,后来只是初五、二十五才视朝,初一、十五的朔望朝参则由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三位宰相在宣政殿轮流押殿,百官有事直呈殿上,由宰相主持朝议,遇不决事再呈大内。今日是初二,不是圣人视朝日,也不是宰相的押殿日,凌晨卯初宫门开,百官入皇宫后便直入官署视事,不需上殿。

政事堂的正副宰相都是上午在政事堂,下午各回官署处事,诸位相公互相行礼打着招呼,各入了自己的公房,照例是先一杯茶,然后思忖今日的要事和行程安排。尚书令魏重润的习惯是一到公房就写今日计划,当然重要事件他只会用符号表示,很快书满一页纸,浏览了一遍,将“试点”二字圈了,这是重要的事。政事堂已经通过公利疾预卫生议案,现由太医署修订相关条款,目前要确定的,是在哪里试点——京都是必需的,还有河西,以及诸道的上上州都可以施行,还有乡村的试点,这要征询一下墨平的意见……

“相公,中官来宣,圣人召见。”傔人的禀报打断了他的沉思。

魏重润立即起身,去内室的穿衣镜前整理了衣袍仪容,从容的步出房去。出门便见中书令裴昶、侍中崔希真两位相公也走了出来。三人互相颔首打了招呼,便随廊下候立的内侍而去。

一行人出了政事堂,经宣政殿的西上阁门入紫宸门,进入紫宸殿。

紫宸殿是禁中内衙,既是大臣议政的内朝,也是皇帝的寝宫,圣人除了坐朝日在前殿外,平时召见大臣都是在东西暖阁,今日宣见三臣却是在内朝的大殿议事。

崔希真三人都在思忖,这是有什么大事?

三人脱靴入内,踏阶上殿,见圣人一身赭黄龙袍,盘膝坐在御座上,案几上一摞奏章,正拿着一本翻阅,听见足音,抬起头来,眼见着眉俊眼亮,精神极好,冠玉般的脸上仍然只有眼角几道细纹,平添了岁月成熟的魅力,还是他们那位老了都要英俊无敌的圣人陛下,见了他们就开嘲讽,“朕等你们这些老胳膊老腿的晃颠过来,腰都要坐酸了。”

三人一听圣人这常规的嘲讽模式,心里一下安了,看来不是圣躬违和、大限已至,那就不是大事。

三位宰相踏上茵席,跽坐伏拜,“臣参见陛下。陛下万安。”后面一句说的真心诚意。

“朕安得很。”圣人笑道,“起来罢,都坐去。”

大唐宰相贵重,面君皆有座,丹墀下东侧一溜小方榻就是给宰相预备的,三人依序坐到三张方榻上。

圣人注目三臣,缓缓说道:“一大早将你们叫来,是有一项重要决议。”

不是“议事”,而是“决议”,三人听圣人这么说,脸上都露出惊讶又严肃的表情。

圣人的声音沉稳,又有力,“朕三十二岁登极,嗣承祖宗大统,迄今已有三十八年。三十八年兢兢业业,不敢说功业彪炳千古,却敢自认无愧于先帝交付基业,无愧于历代祖宗,朕之治下,文成武就,大唐国势昌隆,依然蒸蒸日上。朕也挑选出了足堪付予社稷的继承人,大唐千世基业可待,朕心甚慰。”

三人听到这里,心里都咯噔一声,听着怎么像交待遗诏的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

穿在清宫继续宅

风尧

网游之无心成神

读功夫

美女宝典

柳公子

重生之军门权秀

水灵妖十二

蜀山传

三生明王

抠门少夫人:亿万首席99包邮

虫虫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