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无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043章 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宦海龙腾,云无风,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北珠是辽安的北珠,北珠应该在振兴辽安省的大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北珠今后应该起一个更好的拉动作用,有更多的创造,更快的发展,不断找到新的差距。在座的同志要不负省委的期望,一定要励精图治,艰苦奋斗,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一个城市的发展规律是,平台越高,机会越多,但挑战也越多。想在挑战和机会中取得进步,麻烦事多,动脑筋也多。对于强者来说,在新的平台上可以越做越大,越做越好,但付出的精力也越来越大。今后的班子肯定是不会轻快的。现在各个城市的竞争就仿佛赛跑一样,但不是400米,800米,也不是1500米,是10000米,400米跑道要跑25圈,要像马家军那样绷住劲,一圈一圈地跑,要有长劲,也要有拼劲。总书记给我们题词‘北方明珠生辉’,洪总理希望北珠成为世界名城,北珠有可能、有条件成为我们国家非常美丽的城市,而且是在重化工的基础上改造成一座清洁的城市。我们不能辜负姜总书记、洪总理的厚望,一定要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努力把北珠的事业办好,站在华夏城市的前列。
秋菊同志殷切地期望,说北珠的事情办好,关键在领导班子,关键在在座的各位,而且还讲:中央、省委把北珠托付给诸位。这句话说得很有感情,是语重心长。我们不论从党姓出发,还是从做人的道德、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出发,都一定要尽心尽力把北珠的事情办好。
今年是2001年,是‘十五’的开端年,又是新世纪,这些简单的数字给人一个概念,仿佛我们一切都重新开始。北珠的前途是辉煌的,但要做的事情很多。古人讲:‘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虽然离开了北珠,但我会记住我们共同的事业、我们奋斗的历程,也会记住朝夕相处、风雨同舟的同志们,记住发展起来的北珠。
年年搞春节团拜,同大家握手,今年不一定行了,今天大家都在这儿,我借这个机会给大家拜个早年,感谢大家!”
萧宸深深地记得,侯叔叔这一个多小时的讲话,竟然三十七次被掌声打断!最后讲完的时候,更是赢得了四十多秒的连续掌声,几乎赶得上两会的政斧工作报告了。北珠人民、北珠干部对他的爱戴之深,完全是不言而喻。
侯东往,他是北珠人最引以为荣的北珠“三件宝”之一,和足球、服装并列;他是[***],也是一位英俊、幽默、敢为人先、有着强烈个人魅力的领导。
北珠人为侯东往骄傲,还有一个充分的理由,那就是他在担任北珠市市长期间,带领北珠人民把一个重工业城市建设成了华夏最美丽的花园式城市,被联合国环境署评选为最适合人居住、全球环境500佳城市。侯东往创造了北珠神话,北珠被誉为侯东往的“作品”。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形象工程”。而他却用朴实的话语说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城市建设是个经济问题,只有营造一个优美舒心的环境,才可能吸引更多的企业到北珠来投资。环境加外资,就能发生化学反应,城市就能增值……侯东往热爱北珠,并且把自己融入了北珠。为了把北珠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国际旅游都市,为北珠人民创造更加美好舒适的居住环境,“不求最大,但求最佳”,他把北珠“当作艺术品来加工”,当作美玉“一刀一刀雕琢”。于是,短短8年,仅仅8年,北珠长高了,变绿了,豁亮了,绿油油的草坪和形态各异的文化广场星罗棋布;200万市区人口当中,有100万喜迁新居;每一年市政斧的几十件实事中,大多数都和市民息息相关……这个城市有目共睹、让人赏心悦目的变化便成为辽安乃至整个华夏的骄傲。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变化赢得了老百姓的认可和称赞。北珠人有一句经常挂在嘴边上的话:“看看,这就是我们的市长!”话语里充满难以掩饰的赞许和自豪。为官难,难在有口皆碑。侯东往常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是:“既然是在为老百姓做事,就要让老百姓知道你在做什么,同时还要争取更多人支持和理解你所做的事情。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
在侯东往身边工作过的人,对他最深刻的印象是严厉,“他会骂人,艹着一口标准的京腔骂人,很多干部都被他骂过”。
有人说,侯东往刚到北珠市的时候,北珠市的一些机关内人浮于事,每天中午扑克牌声、麻将声不绝于耳。他严厉地制止了这种机关病的滋生和蔓延。后来,麻将桌撤掉了,扑克牌声再也听不到了,人浮于事的曰子也成为了过去。
在北珠市政斧官员的脑海当中,还有一件难以忘却的“小事”:有天晚上,在办公室工作一直到深夜的侯东往上厕所,忽然发现有水管在漏水,便马上打电话把有关人员叫来呵斥了一顿,要求立刻修理。
有位北珠的记者曾经用“一个喜欢”和“一个不喜欢”来评价侯东往。他说:“这个人做工作特别细致,特别务实,常常有精彩的语句出现,因此很讨公众喜欢。但是,由于他工作太细,要求太严,所以下属不喜欢他。”还有人这样批评他:“侯东往是个特别聪明、特别能干的人,但是做事情太霸道。”
侯东往事必躬亲,经常语出惊人,举动与众不同,而且干事情很执著,因而常常让别人无所适从。像这样的“故事”在北珠有很多。
他在北珠当市长时,有家经营不善的宾馆请他题字。他大笔一挥,写下“管理混乱,每况愈下”八个字,弄得宾馆的老板很是尴尬。
侯东往主政北珠期间,北珠市每年用在城建上的投入约百亿元,其中有部分资金来自于公务员的扣发工资。因此很多人对此颇有意见,认为是搞“形象工程”。但侯东往却坚持自己的看法。比如,现在享有“北珠后花园”美誉的星海广场,改造前曾经是一片荒凉的盐碱地。当时估算,先期改造需要投入10亿元以上的资金。如此昂贵的代价让很多人咋舌,一些政斧官员并不支持,方案在人大也受到了批评。但是,在侯东往的坚持下,占地2.4平方公里的星海广场终于建成。广场建成以后,随着周边设施的完善,地价直线攀升,高达40多亿元,政斧先期投入的资金全部收回。后来,北珠的发展越来越印证了侯东往“环境加外资,城市能增值”这种“经营城市”的见地是正确的。
关于侯东往“雷厉风行而又比较固执”的领导作风,在北珠还流传着“半夜‘机’叫”的故事。侯东往在市长任上时,北珠市政斧曾经有条不成文的规定:政斧官员晚上11点前不许关手机。因为侯东往白天的时间大都用于开会和调研,找人谈工作基本上都在下班以后,如果晚上因协商事项而找不到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他会发火的。而且,他总是在深夜抽查主要干部,问问工作情况,让干部们晚上不敢出去应酬。据说有一次,有个局长晚上没有接电话,结果在第二天被侯东往“请”进了市长办公室。侯东往问他昨天晚上为什么不接电话,这个局长老实回答说已经睡觉了。侯东往说:看来你的工作压力比较小,那就多给你一些任务吧!
面对这样一位市长,有的干部曾经叹息说:晚上真不敢出去潇洒了,因为不一定什么时候市长就会召唤你。还有的人开玩笑说:侯东往当市长的时候,你(干部)最好改行当老百姓。因为他(侯东往)所有的点子,都是为了“累倒干部,荫及市民”。
对此,侯东往这样解释说:“我每天工作到午夜。不是我勤快,而是事情逼到这个份儿上了!我们北珠有个作家叫高玉宝,他写的《半夜鸡叫》就是北珠的事情。我现在就总结周扒皮的工作方法,让干部少睡觉,多干活;别闲着,干好活。周扒皮让长工早上4点起来干活,而他比长工起得还要早,还要趴鸡窝,还得穷嚷嚷,也够累的呀!”
侯东往不光把自己比作周扒皮,在一年的中秋之夜,他还对北珠城建部门的十多名干部说:“你们一年都没有闲着,你们有好几个人都是靠老陈醋顶着的(查出高血压的人,侯东往每人送一箱老陈醋)。我是地主老财心理,不能让你们撂倒,还指望着你们干活儿。我这人(其实)挺明煮的,就是太忙,没有时间明煮。今天我们一起赏月,吃月饼,这就叫明煮吧!”
这些故事大多都是萧宸在北珠“闲逛”时从普通市民那里听来的,想想也知道这些事情肯定让老百姓听着很感动,他们说: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位宵衣旰食、异常勤勉、以身作则的市长,北珠市的领导班子才有了勤政务实、办事效率高的美誉;正因为有了这样一批办事效率特别高的干部队伍,北珠市才发生了曰新月异的变化。——当然原话不是这样。
萧宸依旧没有发动汽车,却是拨了个电话。
“侯叔叔?晚上忙吗?”萧宸呵呵笑着道。
“怎么?你今晚来辽都?北珠看够了?”侯东往的声音十分爽朗。
“看不够,可是时间有限啊。”萧宸笑着:“越看北珠,对侯叔叔您就越佩服,忍不住要来叨扰您一顿晚饭,顺便向您请教一些事情咯。”
“哈哈哈哈,别人的马屁我都是直接当没听见的,但你这个马屁,我可就老实不客气地收下了。”侯东往呵呵笑着:“那你来,路认得吧,要不认识,我叫果果去接你。”
“不用,我认识呢,您也别叫果果了,让他们小两口安安稳稳度蜜月吧。”萧宸笑着说。
“好好,怎么都行,那就这样了,我这儿还有点事,晚上聊。”
“嗯,侯叔叔您忙,晚上见。”
(未完待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