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百二十五章 前进方向,帝国风云,闪烁,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笔趣阁 最快更新帝国风云 !

对中国海军而言,在核时代初期,最主要的问题不是获取核武器,而是获得运载与投掷核武器的工具,特别是后者。

要知道,在核武器诞生之后的五年里,能够投掷核武器的只有重型轰炸机。

这一局面,直接导致空军成为了唯一的战略军种,即只有空军拥有对敌国进行核打击的能力。

显然,这种局面对中国海军极为不利。

一九五一年初,军事改革迈出了最为关键的一步,即陆海空三军司令部撤消,正式组建总参谋部与参谋长会议。

这一年,冯承乾正式退役,由顾祝同出任中国海军参谋长,以及首任参谋长会议主席。

按理说,在军事改革之后,军人的影响力将大幅度降低。只是,受各种因素影响,军人依然拥有很强的影响力。

说白了,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正是如此,参谋长会议主席拥有很大的权力。在顾祝同等二战中的元勋退役前,参谋长会议不但是总参谋部的实权机构,还是国防部中最有权力的机构,而参谋长会议主席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国防部长。别的不说,在这三十年里,参谋长会议主席能直接决定军队装备的研制工程,只需要在形式上向国防部长汇报,而国防部长唯一的权力,只是在经费审核的时候向参谋长会议主席施加压力,控制装备研制的总开支。至于用在装备研制上的预算是怎么花掉的。则只有参谋长会议主席清楚。

做为首任参谋长会议主席,顾祝同在其两年任期期间拥有很大权力。

当然,顾祝同知道,这是冯承乾替他争取、或者说是替海军争取到的结果。

要知道,在冯承乾退役之前,吴铁生与刘亚光都已退役,因此在军事改革最后阶段。几乎是冯承乾说了算。冯承乾退役的时候,已经快八十五岁了。虽然大元帅的服役期限并没有受到限制,也就是终生制。但是吴铁生与刘亚光退役的时候都不到七十岁,比冯承乾年轻得多。按理说,冯承乾应该是第一个退役的大元帅。而他没有第一个退役,就是要为海军发展做最后的贡献。

可以说,在一九五一年到一九五三年的这两年,是最为重要的两年。

在这两年里,顾祝同亲手订下了海军的发展战略,并且亲自参与与批准了多种重大装备项目的研制工程。

比如,中国海军在战后建造的第一种大型航母就是由顾祝同亲自批准的。

只是,相比与常规装备,顾祝同在海军核准备上所做出的贡献、以及所产生的影响都要巨大得多。

在当上海军参谋长之前,顾祝同就批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科研项目。

这就是。舰用型核反应堆,以及与之配套的动力系统。

在担任了海军参谋长之后,顾祝同加大了在核动力项目上的科研投入,并且把核动力订为海军大型战舰的主要动力。

正是如此,中国海军才能在数年之后开工建造第一艘核潜艇。

有趣的是。在研制核动力系统初期,中国海军并没打算首先用在潜艇上,而是准备用在大型航母上。

主要就是,核动力能够赋予航母几乎无限的续航力。

对中国海军来说,仅此一点就有足够的吸引力了。

要知道,大战结束之后。中国周边地区已经没有敌对国家了。不管是在西太平洋上、还是在印度洋上,都没有能够对中国海军构成严重威胁的对手,而中国海军真正的对手,即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远在北大西洋之上。

更重要的是,中德的战略斗争主要集中在西半球,而不是东半球。

结果就是,中国海军必须解决舰队的续航力,让舰队在远航万里之后,依然能够击败最主要的敌人。

显然,战舰的续航力至关重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游戏竞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七零空间:娇娇知青撩得糙汉心颤

沈晶冰

上将军

永秀

血战英雄

兵不血刃

贞观游龙

最后一次疯狂

全球崩坏

间歇性诈尸

征途

枪手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