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一章 最高效益,帝国风云,闪烁,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可惜的是“金刚”级是在“虎”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就算改造后的满载排水量接近四万吨,在各项主要性能上依然不如“德夫林格”级。

后来,三艘“德夫林格、,级也像“拜仁”级一样,分两次加强了防空火力。

改造工作最为简单的是“柏林”号。

受排水量限制“柏林、,号除了增强水平装甲、在舰体两侧设置了防鱼雷隔舱之外,并没在防护上做太大的手脚。这么做,也与〖中〗国海军的经费有关,即在完成了五艘主力舰的改造之后,没有多少钱用来改造“柏林”号了。此外“柏林”号的干舷本来就比较低,增强装甲防护就得增大排水量,也就会进一步降低干舷高度。对于防空战舰来说,过低的干舷高度显然不是什么好事。要知道,在防空作战中,战舰都得高速航行,干舷过低,很容易导致甲板上浪,从而影响防空火炮。

因为排水量没有增大多少,所以“柏林”号没有更换动力系统。

在火力上“柏林”号与五艘主力舰一样,保留了主炮,但是拆除了所有副炮,并且在回国之后安装子八座双联装一百毫米高射炮、八座四联装四十毫米高射炮与十二门二十毫米高射炮。

在随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柏林”号是〖中〗国海军中最活跃的防空战舰,防空火力得到了加强。到大战结束的时候“柏林”号上的高射炮数量超过一百六十门。只是因为作战任务过于频繁,所以到大战结束的时候“柏林”号都没有增添防空作战效率更高的七十毫米高射炮。

对〖中〗国海军来说,改造这六艘大型战舰是提高作战能力的捷径。

甚至可以说,这也是最划算的一笔投资。

在两年的改造期中,〖中〗国海军huā掉了二十八亿华元,相当于〖中〗国海军在这两年里军费的百分之二十。如果用这笔钱来建造防空战舰,哪怕是排水量小一些的大型战舰,最多只能建造两艘。

毫无疑问,六艘大型战舰的作战能力明显超过了两艘防空战舰。

更重要的是,航母还没有取代战列舰,而且谁也不能保证,在接下来的几年间〖中〗国海军不会遭遇新的挑战。对六艘大型战舰进行现代化改造,能国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升〖中〗国海军的战斗力。

当然,冯承乾此举,立即引起了连锁反应。

最受刺激的,显然是〖日〗本。

虽然〖中〗国的大国地位在柏林和会与华盛顿谈判中得到确认,但是不管怎么说,〖中〗国依然是一个地区性国家,到一九二八年也最多只算得上是地区性强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美国这样的世界性强国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上。此外,英法已经退出远东地区,霸占着印度尼西亚的荷兰又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友好国家,与〖中〗国的关系也不错。结果就是,〖中〗国海军飞速发展,对除了〖日〗本之外的其他列强几乎没有影响。

显然,〖日〗本受的影响非常大。

六艘大型战舰还没到达德意志第二帝国,〖日〗本内阁就逼迫国会,通过了“海军现代化法案”开始着手改进主力舰。

首先被送上船台的,就是四艘“金刚”级战列巡洋舰。

到一九二九年,两艘“扶桑”级与两艘“伊势”级也被列入了改装计划,分别在一九二九年与一九三零年返回造船厂。

相对而言,四艘“金刚”级战列巡洋舰的改造工作较为彻底。

有趣的是,在对四艘战列舰进行改造的时候,不是〖日〗本海军不想做得彻底一些,而是一九二九年爆发的经济危机,让〖日〗本内阁拿不出太多的资金用于战舰改造,因此四艘战列舰的改造工作大幅度缩水。

事实上,〖日〗本海军完全没有必要如此恐慌。

原因很简单,〖日〗本海军对〖中〗国海军的优势非常明显。

在完成了两艘“长门”级战列舰的建造之后,〖日〗本海军拥有十艘主力舰,而且四艘“金刚”级已经升格为快速战列舰。虽然按照“华盛顿条约”〖中〗国海军最多可以拥有八艘标准排水量为三万五千吨的主力舰,但是冯承乾并没有安排主力舰的建造与采购计划,即便把吨位偏小

的“柏林”号算上,〖中〗国海军也只有六艘主力舰。显然,〖日〗本海军在主力舰数量上拥有极为明显的优势。

〖日〗本海军跟着改造战舰,目的显然不是为了与〖中〗国海军保持平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游戏竞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七零空间:娇娇知青撩得糙汉心颤

沈晶冰

上将军

永秀

血战英雄

兵不血刃

贞观游龙

最后一次疯狂

全球崩坏

间歇性诈尸

征途

枪手1号